《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八 1973年(下 )告別李小龍

1973年的票房冠軍屬於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五百六十多萬港元,不僅是當年香港票房冠軍,還是香港開埠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能在如日中天的李小龍手中奪取冠軍寶座,肯定有其獨到之處。《七十二家房客》其實是翻拍片,最初源於上海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由滑稽藝術家楊華生、張樵儂、笑嘻嘻、沈一樂於1952年共同創作而成,描寫了抗戰勝利初期上海市民的困苦生活,帶有十分強烈的現實諷刺意味。這部滑稽戲的影響十分深遠,影視界拍了不少同名影片,它們不僅延續和傳承這部經典藝術作品的精華,更吸收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事件為補充。1963年,珠江電影製片廠(與香港鴻圖影業公司聯合攝製)將《七十二家房客》搬上銀幕,在忠實原劇的基礎上,將原劇中的上海方言改為粵語方言,故事情節也依循廣州地區的風俗習慣進行修改,屬於接地氣的再創作,此番改編使其在廣粵地區迅速走紅,這引起了邵氏公司的關注。1973年,邵氏公司取得該片版權後決定投資重拍《七十二家房客》,交由著名武俠導演楚原執導。翻拍一般吃力不討好,拍得精彩了,觀眾會說原著底子好,搞砸了,背鍋的一定是導演。當時香港影壇正是國語片興盛之時,但楚原堅持採用粵語拍攝該片,堅持傳統粵語片關注社會現實、關注小人物心理的草根路線,以經濟蕭條下的香港民生狀況為表現對象,通過包租公、包租婆炳根夫婦勾結惡警“三六九”對房客進行欺壓和敲詐,智慧的房客們團結一致予以反擊的故事主線,真實再現了底層市民的草根百態,揭露了生活的無奈和市井小民的淳樸。熟悉的語言、貼近現實的情節,深深地喚起了香港觀眾的情感認同,影片上映後取得了超高的票房成績,也使香港粵語片再度復興。這種折射社會現實、平民化諧趣的類型影片更是改變了香港影壇武俠一家獨霸的局面,此後許冠文三兄弟的“許氏喜劇”的走紅也是這種類型影片的拓寬發展。此片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深遠,最著名的例子是周星馳拍攝《功夫》時,豬籠城寨就直接照搬了《七十二家房客》相關情況情節和人物設定,其中的包租婆更是讓扮演者元秋爆紅。


《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八 1973年(下 )告別李小龍

不少邵氏老演員還有沈殿霞也帶著歡樂今宵的嘉賓一起加盟影片

說說該片的導演楚原吧,其實楚原進入演藝圈的最初是想做演員的,無奈身材矮小樣貌也不出眾,所以就去做了編劇和助導。但他好像運氣不差,沒熬多久就成為了導演,確切說,他曾經是中國最年輕的導演,23歲。楚原最初所拍的電影,都是粵語電影,可惜1969年之後粵語片已經山窮水盡,不得已,只能改拍國語片。雖然起步比張徹他們都早,但楚原一直也沒有什麼代表作,直到接拍《七十二家房客》才讓他真正走紅。但一部《七十二家房客》似乎也沒有給楚原的導演生涯帶來太多起色,我們都知道他後來是以拍攝古龍作品才真正成為當紅大導演的,可能武俠片才是他真正喜歡或者說擅長的吧。直到1976年,楚原拍攝了古龍作品《流星·蝴蝶·劍》,他應該是第一個把古龍小說搬上銀幕並大獲成功的人,並由此開創了奇情武俠一派,被公認是最能拍出古龍神韻的導演,楚原到此時算是真正走上了個人事業的巔峰。古龍+楚原+倪匡是大家公認的“鐵三角”,楚原的作品開始大賣。當年圈內人給楚原起個拉風的綽號,叫做“楚千萬”,就是他的說他的單部電影票房能超過一千萬臺幣。因為作品屢屢大賣,所以片約不斷,幾十年間居然拍攝了130部以上的電影,這麼高產也對市場對他的認可。因為以後我們還能見著這位可愛老頭,所以“楚千萬”就留著以後慢慢聊了!


《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八 1973年(下 )告別李小龍

楚原與李小龍合影

十大里面的第四名《應召女郎》由龍剛導演,看片名還以為又是跟風李翰祥的風月之作,但看完才發現,導演蠻嚴肅地探討了應召女郎這一特殊行業的社會問題,有較高的現實意義。之所以提到這部影片主要是導演龍剛的另外一部作品《英雄本色》,後來吳宇森的成名作《英雄本色》就是翻拍自龍剛的作品,兩相比較發現兩部影片的故事主線都是黑社會老大改革自新遭遇阻撓而後大反擊,龍剛的《英雄本色》拍於1967年,當時可是武俠片的天下,拍攝這樣一部社會反思的題材是相當難得了。


《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八 1973年(下 )告別李小龍

龍剛版《英雄本色》豪哥一角由謝霆鋒老爸謝賢飾演

《一樂也》、《風流韻事》、《北地胭脂》都是李翰祥的作品,其中《風流韻事》、《北地胭脂》都是風月片的量產品,較之前年之作《風月奇譚》質量是下降了,迎合市場之作,就不多提了。《一樂也》則是李導與許冠文的第二次合作,藉故諷今,透過片中民初時期滑稽的人和事,反映當世時局的荒謬和可笑,但可惜電影諷刺意味明顯減淡,卻以胡鬧和情色為主,只是依靠許冠文的精彩演出,勉強博得觀眾一笑。

最後,我想聊聊張徹的《刺馬》,主要是影片題材吸引我。《刺馬》取材自清末四大奇案中的刺馬案,張徹以其一貫熱血手法將此歷史事件拍攝了出來,但這次除了表現男人之間的友情,居然對兒女情長也有所表現,甚至成為了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這在張徹以往的作品中是不可想象的。


《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八 1973年(下 )告別李小龍

姜大衛、狄龍、陳觀泰 看著真的好搭啊


刺馬案發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兩江總督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在返回督署的路上,被刺客張汶祥所殺。但張汶祥並沒有逃離,而是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伏首就擒。

此事轟動朝野,慈禧太后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張汶祥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期間雖有曾國藩等朝廷大員複審,卻始終未得真相,次年十月,張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靈。

由於“刺馬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結案,難免傳聞四起,使此案更加撲朔迷離,後人將“刺馬案”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 “淮安奇案”並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漫談香江電影50年》之八 1973年(下 )告別李小龍

李小龍攜好友小麒麟前來探班《刺馬》

如此草率結案,坊間自然傳言四起,但我比較認可其中一種陰謀論的說法。據清代史料記載,太平天國十年,洪秀全聚斂無數錢財。而曾國藩攻陷天京後收繳了全部金銀,但所上繳朝廷的數額卻非常之少,便有傳言曾國藩有野心,於是慈僖太后先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接著升馬新貽為兩江總督,之後馬便在其密旨的授權下開始了對湘軍的財政審查。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刺馬”案突然發生了。

不論何種原因,“刺馬”案對中國近代史是實實在在地產生了影響:馬新貽遇刺身亡客觀上加劇了湘系軍閥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使得西太后加快了對湘軍裁減和對湘系軍閥的打壓力度,結果就是使得依仗湘軍建立和維持的東南海防日益廢弛,也為後來清政府在面對列強時的潰敗埋下了後患。

這樣一個懸而未決的疑案在張徹、倪匡手裡演繹成了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間的愛恨情仇,避重就輕、遠離政治在電影界來說無可厚非。影片在張徹電影生涯裡也屬於上乘之作,狄龍、姜大衛、陳觀泰的演繹都是可圈可點的,狄龍還憑此作拿下了第1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優秀演技特別獎”和第19屆亞太電影節“優異演技獎”,演技第一次獲得了行業權威認可。多年之後,陳可辛翻拍了《刺馬》,改名《投名狀》,讓向來與獲獎無緣的李連杰拿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而李連杰和狄龍一樣,也是飾演馬新貽(改名為 龐青雲)一角。

嗯,讓我們告別1973年,告別李小龍,下期再會!

《漫談香江電影50年》持續更新中,歡迎同好關注交流。

注:文中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進行刪除。另,此文由本人所撰,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否則本人將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相關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