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的故事

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善良,也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指南針,讓我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內心,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古時候有一位善人,他福報很好,兒孫滿堂。他在臨終時,兒孫們跪在他床前說:“您要離開我們了,最後留點什麼話讓我們終生奉行吧?”

善人說:“你們只需記住四個字:學會吃虧,吃虧是福。”

其實,善良的人,根本不會吃虧。

人生是一盤很大的棋,你在這裡迂迴一下,可能就在那裡蓄積了力量。用佛家的話說——福報在後面。你現在所承受的,都是你起心動念所造。你將來所擁有的,都是你當下舉手投足而來。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

撒哈拉沙漠,自古以來就有“死亡之海”的稱謂。凡是進入這個沙漠的人,總是擺脫不了相同的命運:有去無回。

1814年,一支考古隊第一次打破了這個死亡魔咒。

當時,荒漠中隨處可見逝者的骸骨,隊長總讓大家停下來,選擇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來,還用樹枝或石塊為他們樹個簡易的墓碑。

但是沙漠中骸骨實在太多,掩埋工作佔用了大量時間。

隊員們抱怨:“我們是來考古的,不是來替死人收屍的。”

隊長固執地說:“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們的同行,怎能忍心讓他們曝屍荒野呢?”

一個星期後,考古隊在沙漠中發現了許多古人遺蹟和足以震驚世界的文物。但當他們離開時,突然颳起風暴,幾天幾夜不見天日。

接著,指南針都失靈了,考古隊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開始匱乏,他們這才明白了為什麼從前那些同行沒能走出來。

危難之時,隊長突然說:“不要絕望,我們來時在路上留下了路標!”

他們沿著來時一路掩埋骸骨樹起的墓碑,最終走出了死亡之海。

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考古隊的隊員們都感慨: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

沒錯,在沙漠裡,是善良給我們留下了路標,讓我們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