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與共 友誼長存

早晨突然驚醒,立馬從床上跳起來,看了下時間,7點50分,雖然沒有定鬧鈴,我還是早早醒了……不知從何起,總感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總感覺時間過得太快,總感覺很多夢想在向我召喚。看著窗前還未乾透的在武漢抗“疫”期間一直穿的“戰袍”,思緒突然噴湧而出,回想自大年初二開始的55個日日夜夜,每一天都是一場劇情驚心動魄又振奮人心的電影。

生死與共  友誼長存

意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是口號,是刻入自己內心的行為準則。

當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時候,我每天都關注著新聞動態,當收到科護士長尹彥玲的通知要支援前線時,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無論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還是一名重症護士,都是要註定有更高的信仰,不用總說什麼,做就對了。很幸運的是,我的決定得到了愛人和家人、朋友的認可。一個“我帥嗎?”的朋友圈獲得了近700個點贊和留言,有你們做我堅強的後盾,我只需義無反顧。

生死與共  友誼長存

出發:一路忐忑,一路顛簸,一路衝鋒南下。

2個小時集結了河北省各地市三甲醫院的150名醫護人員。“河北支援湖北首批抗疫醫療隊”包括61名重症人,護士48名。“重症組護理組長”的職務讓我一路忐忑,在一切未知的前提下,到了武漢我該如何組織開展重症護理人的新冠患者救治工作?斜風細雨,一路顛簸似搖籃,我卻絲毫睡不著。綠皮在漆黑的夜裡晃盪了近8個小時,凌晨四點半,終於到達了按下“暫停”鍵的武漢。

生死與共  友誼長存

暖陽初上,這裡沒有匆匆上班的人群,沒有喧鬧的早市,地鐵商店的大門緊閉,這座擁有千萬城市沒有從黑暗中醒來,雙向10車道的馬路只有偶爾打著雙閃的救護車疾馳而過,一切顯得如此蕭條。我知道,在這寂靜的城市正籠罩著病毒肆虐的恐怖,看不見的戰爭已經打響。武漢別怕,我們來了!

生死與共  友誼長存

戰爭:用己所學,盡己所能,拼盡全力,嚴防死守。

我們到了“新冠”籠罩下的武漢市第七醫院重症醫學科,穿上裡外三層的防護服,一雙雙護目鏡下的眼睛異常堅定。來自河北的48名重症護士團結一致,充滿鬥志,然而我們要面對環境不熟悉,彼此之間不熟悉,工作習慣不同,能力參差不齊的現狀。來不及思考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也來不及計劃什麼,每天擺在我面前的問題已經應接不暇。

生死與共  友誼長存

我先做好分組,幾名重症專科護士擔任組長,組員儘可能是一個單位或一個地區,再根據各隊員的年資和能力進行微調,目的是讓組員配合默契最大化,工作流程最優化,儘快形成最強的戰鬥力。重症醫學科內的每一名護士都化身頑強的戰士,我們手挽手、心連心,在抗“疫”戰場工作最累、感染風險最高的重症醫學科嚴防死守、浴血奮戰。溼透的洗手衣、泡發的雙手、滿臉的壓傷……這些在重症護理人看來都是最光榮的印記。我們不僅嚴守重症護理的標準底線,更在有限的條件下開展俯臥位通氣、徒手置入鼻腸管、護理超聲、連續性血液淨化(CRRT)。河北重症護理人盡己所能,拼盡全力,在武漢抗“疫”戰場上嚴防死守,死守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死守著重症護理的榮譽!


凱旋:意料之中,猝不及防,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55天的日夜奮戰,難以用文字來描述這其中的點點滴滴。因為大家的努力,勝利已是意料之中。3月14日,重症醫學科的最後3個患者轉上級醫院繼續治療標誌著武漢市重症醫學科正式清艙。接下來的日子,整理病房,徹底消毒,整理出院病例。

還沒有來得及休息一天,就接到了上級通知,做好撤離的準備。那一瞬間,心空蕩蕩的,分離來得如此猝不及防,無法言喻的感覺油然而生。

生死與共  友誼長存

3月18日,申康康帶領河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前線新入黨同志宣誓

3月20日,我們一路歡歌一路眼淚,一路不捨一路相送。61名河北重症戰士,兩個月的相識,值得一生去回憶。61名河北重症戰士,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生死與共,友誼長存”在每個河北援鄂首批抗疫醫療隊重症組隊員的心中銘記。願所有的戰友未來安好,心之所向,充滿陽光!(申康康供稿)

生死與共  友誼長存

離別前兩天,掛在申康康房間裡籤滿戰友簽名的文化衫和寫有留言的紀念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