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灝:估測中國失業率

以下文章來源於洪灝的中國市場策略 ,作者交銀國際洪灝


洪灝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首席策略師


洪灝:估測中國失業率


中國能在全球經濟衰退中獨善其身嗎?這種情景出現的可能性看來是越來越低了。在我們之前的報告《中國是“避風港”嗎?》(20200310)中,我們討論了在過去的20年裡供應鏈的全球一體化,意味著在全球對抗衰退時,中國雖強也將獨木難支。現在,在全球的經濟前景愈發黯淡之際,中國國內的輿論傾向卻難以置信地樂觀。


過去幾周,中國2月份的經濟數據,如工業增加值、零售額和住宅開工率的同比增長,已經跌至歷史最低水平。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 顯示3月份的數據繼續惡化。


中國最著名的財經媒體之一《財新》雜誌,報道了美國和歐洲客戶大幅削減中國出口訂單的軼事。國內,餐館、旅遊和家政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儘管許多大城市報告說80%以上的勞動人口已經重返工作崗位,但許多公司卻暫停招聘。總體求人職位減少了三分之一。其中,大公司削減了15%,中小企業削減了40%。這些觀察數據與國內的主流基調不太一致。


真實的失業情況究竟如何?就業情況很重要,因為它影響收入、信心、支出和投資。但在中國,就業數據在過去這麼多個經濟週期一直保持大致穩定。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這一比例也只上升了30個基點 - 從4%上升到4.3%。然而,最新的城市失業調查卻出人意料地顯示,城市失業率從5.2%激增100個基點到6.2%。這是有調查數據以來最大、最快的增長。


我們追蹤的高頻經濟活動數據分析表明,大城市的復工進程仍在繼續。通過對這些數據的交叉驗證,一幅更接近於潛在現實的就業圖景浮現了出來。我們的高頻數據顯示,超過80%的工人已經從他們的家鄉回到他們工作的城市(圖表7;《財新》的封面故事報道是90%)。同時,礦產、能源等上游行業復工情況較好(圖表9-11, 與《財新》的報道一致)。然而,主要城市的平均地鐵客運量還不到去年的50%(圖表5)。

洪灝:估測中國失業率


也就是說,儘管許多工人已經回到了工作所在地,但仍有50%的工人沒有重返工作崗位。即使我們允許一定比例的地鐵出行,比如20%,是由非工作人口產生的,我們仍然可以推斷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工人沒有回到工作崗位。目前還不確定這些工人是否已經失業,但他們的工作不確定性肯定已經上升。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這些大城市以外的、低線城市的失業情況很可能更糟。


然而,也有不支持我們上訴推測的證據。每週住宅銷售增長現已恢復到接近去年的水平(圖表13)。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數據。如果我們上述的推論是合理的,而《財新》的報道也證實了這一點,那麼房地產銷售為什麼會上升呢?畢竟,在進行如此大規模的長期投資之前,買家必須對自己未來的就業前景非常確定。

洪灝:估測中國失業率


我們只能指出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的住宅銷售在前幾次危機期間顯得非常有韌性——這是作為應對危機時政策刺激的結果。這次會不一樣嗎?中國會放棄過去幾年堅持的“房住不炒”的基調,再次依靠房地產來刺激經濟嗎?至少,在工作前景不明朗之時買房是不明智的。與此同時,零售的增長,甚至是網上零售的增長,都大幅下降。我們似乎有更多的支持證據,而非證偽的證據。


如果失業率將繼續惡化,中國仍將會是風險避風港嗎?我們注意到,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美兩國股市的關聯度不斷上升,近年來又進一步攀升。當我們比較中國市值與GDP比例和上證綜指的運行情況,我們發現一個引人深思的規律:當GDP資本化率的同比變化上升到7%以上,就像2020年初時一樣,上證綜指在隨後的幾個月往往受阻並下跌;當這一比率降至-20%以下時,上證往往會觸底(圖表1)。


洪灝:估測中國失業率


我們注意到,這個7%的分界線和隱含在中國五年計劃裡的經濟增長目標一致(我們已經討論了中國股市如何含蓄地反映了這個隱含增長目標,以及一條複合增長率為7%的上升趨勢線,直線連接了上證綜指歷史上所有重要的最低點。《市場見底:何時何地》20160604)。與此同時,除了2008年和2015年泡沫破裂時期,這個-20%的分界線與上證綜指歷史上每一次觸底時回調的深度一致(詳見我們的報告《展望2019:峰迴路轉》(20181118)。由於這一比率在2020年初比例已經達到7%,並開始下降,上證綜指的運行仍將繼續受阻。

洪灝:估測中國失業率

洪灝:估測中國失業率

洪灝:估測中國失業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