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率先實現國考斷面水質提前48小時預警預報

近日,我省通過建設省級水環境汙染自動監測監控預報預警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國考斷面水質提前48小時預警預報等舉措,助力沱江流域水質持續改善。


四川率先實現國考斷面水質提前48小時預警預報

沱江流域是我省水汙染防治的“硬骨頭”,其水質變化備受關注。近年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等部門多次對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進行專項督察督辦和現場執法檢查,曝光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提出了具體整改要求。

四川率先實現國考斷面水質提前48小時預警預報


對此,省委省政府、生態環境廳黨組高度重視,層層壓實責任、細化整改舉措、強力推動問題整改——去年,我省出臺首部流域性法規《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組織實施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國家科研團隊駐點跟蹤等系列研究;對流域未達考核目標的重點小流域掛牌督辦、集中攻堅;實施5個國、省考劣V類斷面整治專項行動;推進沱江上游磷石膏渣綜合利用,首次實現磷石膏渣負增長。


數據顯示,去年沱江流域16個國考斷面優良水質斷面15個,佔比93.8%,同比提高31.3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基本消除,2019年成都、內江水質改善幅度在全國地級城市排名為第16、27位。


接下來,我省將繼續在落實河長制上做文章、在生態補償上求突破、在預警預報上見實效,積極探索流域治理管理新經驗、新模式,站好長江第一道崗,還百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自然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