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最近推上有位畫師吐槽了在日系動漫中鼻子跟耳朵地位上的差別,相較於只剩下一點或者一撇的鼻子,耳朵的刻畫則更加複雜精細。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在日系動漫中,一個角色的五官人設裡最明顯的基本都是眼睛,耳朵其次,很少會有人去在意一個角色的鼻子長成什麼樣。

鼻子之所以不被重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動漫這個載體中,敘事表達人物情感時派不上太大用場。像眼睛與眉毛,這一組合即便在扁平化的動漫裡依舊能夠輕鬆的將人物的神情表達明白,一顰一笑,眉頭一皺,觀眾能輕鬆地理解角色此時的心情。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但是鼻子做不到。

直接用現在大家蓄意賣萌時比較常用的顏文字舉個例子。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我們可以發現顏文字的主要構成就是眼睛跟嘴巴,僅僅是這兩個部位就已經能夠把情感表達清楚,少了鼻子根本不礙事。

所以鼻子的情感表現能力很差,在情緒表達上參與程度很低。就算是耳朵也可以紅起來代表害羞,女生撩起側邊的頭髮露出耳朵的動作就很撩人,而鼻子最多畫鼻孔擴大表示興奮。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比如新房在物語系列裡,阿拉垃圾君(阿良良木歷)看到八九寺真宵時就經常給他的鼻孔來個特寫,兩個撐大的鼻孔表現出阿拉拉垃圾君在遇到八九寺時有多興奮(建議直接拷走)。可是即便有了鼻孔特寫,其他無用的部分依舊被省略掉。

更何況現在萌系當道,多數角色的人設追求的是眼睛、臉型與身材的搭配,人設圖裡鼻子正面看過去就是一小撇,側面看過去也只是勾勒出整個鼻樑。Q版畫風就更過分了,鼻子?有的就用一個點代替,有的甚至直接省略不畫。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在這種大環境下,角色通過抽象化的臉部表情配合上肢體語言來表達人物情緒就已足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聲優們的傾情出演,沒了聲優作畫演出再厲害都會讓人覺得差點意思。

鼻子不僅在動畫中存在感低,不怎麼參與人物情緒表達,它在動漫觀眾之間的存在感也極低。

比如說眼睛,光是角色物種不同就能分為人瞳,獸瞳,蛇瞳等。在火影忍者的世界觀裡,各種眼珠子自帶的瞳術重要性比五屬性忍術還高,能夠進化的寫輪眼與白眼在火影粉絲群體裡討論度從漫畫連載到今天的《博人傳》都沒低過。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不過我還是覺得耳朵的存在感更高,根據這個部位的差異現在人設裡已經分出專門的"獸耳"類,而"獸耳娘/猛男"到底是隻有一對獸耳還是獸耳人耳都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以目前來看,獸耳孃的人設都十分討巧,用長髮掩蓋人耳所對應的位置,這樣就能突出獸耳的存在感,觀眾自然也就很少去糾結這隻獸耳娘到底有幾對耳朵了。

說到底,有沒有把鼻子給畫明白的漫畫?有,但是沒用。

荒木飛呂彥老師的《JOJO的奇妙冒險》對角色五官的刻畫就十分立體,而在立體的畫風裡鼻子就完整許多,從鼻樑到鼻翼都會被畫得清清楚楚。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但是再精細的鼻子也是裝飾品,大家在看JOJO的時候有會去特意去看角色的鼻子嗎?反正我是不會的。所以,即便在荒木老師的筆下,這鼻子畫得再好其實也沒太大用處,而如果這鼻子畫不好還非要畫的話,那成品還不如不畫。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想要正確塑造立體的的鼻子很難,特別是往漂亮了畫,更難。一不小心就會畫得很醜,鼻子對於整張臉來說起到一個比例尺的作用,鼻子畫的小也可以使眼睛顯得更大。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而且大多數日本黑白漫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光源位置設定,所以鼻子沒有了影調就只能畫成鼻樑鼻尖加兩個鼻孔,而鼻孔是很微妙的東西,很容易不小心畫大,索性只畫鼻樑和鼻尖。而鼻樑畫得太明顯會使人物顯得比較剛毅,於是現在的美少女大都只畫個鼻尖。

所以鼻子的地位確實尷尬,像眼睛跟嘴巴,你盯著看也會發現美的部分,而鼻子再怎麼看永遠是那個鼻子,可沒有鼻子又會令人感覺彆扭。鼻子以外的五官單獨拿出來都很容易讓人發現美的地方,鼻子就比較困難,可是鼻子在整體美感上又是不可缺少的。

不過凡事無絕對,《哈利波特》裡的伏地魔就幾乎沒有"外鼻",整張臉的正中間就只有左右對稱的兩個"呼吸孔",怪異的人設,我卻絲毫不覺得有什麼違和感。

或許就是因為沒有鼻子的原因,我從第一次見到這個角色的時候就覺得他是來搞笑的,完全沒把他當成最終BOSS來看待,也沒覺得他作為一個反派沒鼻子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為什麼“鼻子”在日系動漫中的地位那麼低?

從小湯姆轉變成伏地魔,他雖然少了個鼻子,但至少記得給空氣留了兩個小門縫。

對伏地魔來說:沒有外鼻便無法呼吸,鼻子豈是如此不便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