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花卉的”澆水臨界期“?養花高手如何”拿捏到位“

許多養花愛好者,在日常養花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昨天看著還好好的一盆花,今天,葉片突然之間,就出現

“極速萎蔫”的狀態,並且從花盆表層澆水後,很難復原!即使進行“浸盆法”澆水後頂部葉片出現直立,底部許多的老葉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發黃,或者葉子尖乾枯的現象。只要是經常養花的朋友,都會碰到這種情況,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如何避免花卉出現這種情況呢?今天,楓林就從專業的角度,給大家分析一下,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

什麼是花卉的”澆水臨界期“?養花高手如何”拿捏到位“

正常生長狀態的白掌花(一帆風順)

一、什麼是花卉的“澆水臨界期”?

首先要給大家說的是,“澆水臨界期”這個概念,書本上沒有這個概念,是楓林長期經歷,養花工作,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個專業詞語。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對於我們日常養花,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那麼,什麼是“澆水臨界期”呢?字面意思就是指,在日常生產和花卉養護過程中,很多花卉品種,都有其相應的澆水,和灌溉週期。

​例如:平安樹的澆水週期是7天一次,哪麼平安樹的“澆水臨界期”就是7天,這個範圍內,任意一天你給平安樹澆水,都沒事。但是過了7天,你還沒給平安樹澆水,那麼往後的3到5天內,就會導致平安樹葉片,突然之間出現“極速萎蔫”,這是因為,澆水臨界期過後,植物體內,所有的水分,都會優先供應葉片和新枝條的生長,當植物根系周圍含水量,出現下降後,根系壓力減弱,最終導致植物體內養分和水分無法通過“根壓”傳導到頂部葉片和嫩芽。這時候,地上部分的表現,就是突然萎蔫,並且葉片極速下垂!

影響植物出現“澆水臨界期”的只要因素有以下4個:

1. 植物的種類:

容易出現,過了澆水臨界期,突然出現萎蔫的植物種類,依次排序為:水生植物、草本植物、蕨類植物、木本植物、多肉與多漿植物。每種類型的植物,在它們族群內部,不同品種之間,澆水臨界期會有3到5天的延遲。例如:我們常見的一帆風順,品種:“維克”就要比品種“美酒”,更耐扛一點。

2. 盆土的密度:

花盆營養土的密度越大,澆水臨界期,來臨的時間越長,相反的,盆土越是疏鬆、透氣,相同花卉的澆水臨界期,來臨的時間就越短。很多人養綠蘿經常會遇到,同時買來的花,相同的管理方法,就有那麼一兩盆花,不是爛根就是黃葉,讓很多花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就是因為,在綠蘿生產基地的時候,大批量給綠蘿攪拌,不同品種的基質,導致局部基質攪拌不均,給其中個別綠蘿用上了,這樣的現象在花卉生產中經常出現。

3. 溫度的變化:

居家養花,溫度越高、蒸發越大、植物體內,水分循環的速度也就越快,尤其是夏季,相同植物的澆水臨界期,會大大縮短。例如落葉植物“無花果”,在秋季落葉後到春季發芽前,漫長的幾個月,你不給它澆水都沒事,但是進入夏季,碩大的葉片,由於蒸騰作用強烈,葉片下垂,我們立即就要給它澆水。因此,夏季的時候,才是我們一年當中,無法正確把握,相關花卉,澆水臨界期的時候。楓林發現,在溫度低於25度的情況下,各類植物的澆水臨界期,都比較明顯,也好把握。

4. 氣流速度:

這裡我們所說的“氣流速度”指的就是:我們常說的通風強度和風速,某些特定的植物種類,特別害怕風吹,例如櫻花、檸檬、杜鵑花、腰纏萬貫;這類花卉,在日常養護的過程中,如果氣溫恆定,通風微弱它們都長得非常好,突然之間的一場大風吹過,這幾類花卉,就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極速的葉片萎蔫狀態,同時,我們用手去觸摸,它的盆土乾溼度,就會驚奇地發現,它並不缺水!

大家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學會區別對待,不敢一味的只知道澆水。楓林在這裡教大家一招:白天出現這種情況,不要管它,進入晚上7點後,給花盆底部底盤放滿水。然後用10度的溫水反覆噴灑葉片2小時,一般第二天,都會恢復如初的。

什麼是花卉的”澆水臨界期“?養花高手如何”拿捏到位“

被大風吹過的杜鵑花

二、哪些花卉品種,過了澆水臨界期,容易出現突然萎蔫的情況?

1. 兩年以內的草本花卉:

這類花卉,主幹由於無法形成木質化,從根系到葉片,含水量都非常大,澆水臨界期,時間最短,春季、秋季、冬季一般5到7天就要澆水一次,夏季高溫期基本上每天下午都要澆水,因此養這類花卉的時候,一定要“小水勤澆”,不可怠慢。

2. 喜歡澆水的耐陰花卉:

這類花卉的典型代表就是:白掌、綠蘿、綠巨人。進入夏季,葉片只要出現微微下垂,就要立即澆水。其餘三個季節,白掌和綠蘿的澆水臨界期都是7天,綠巨人是10天。

3. 新移栽的觀葉植物:

我們經常購買花卉,沒有移栽的情況下,花卉澆水還不是太頻繁,為啥移栽後,就要不停的澆水呢?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從一個花盆,把花往另一個花盆中移栽的過程中,切斷了這盆花,原本已經形成的“閉合循環系統”,許多肉眼看不到毛細根系,都被破壞了,由於短時間內,移栽的花卉,吸收養分和水分的毛細根系,無法恢復生長,植物持續生長所消耗的養分,只是來自它自身貯存的養分,當自身養分消耗殆盡,根系還沒有恢復,吸收土壤當中的養分,植物就移栽失敗了。因此新移栽的植物,澆水臨界期,往往比沒有移栽的植物要短。

什麼是花卉的”澆水臨界期“?養花高手如何”拿捏到位“

新移栽的梔子花,過了澆水臨界期的狀態

三、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1. 避免超出臨界期澆水:

在不同的養花條件下,草本觀葉類的花卉,葉片只要出現,微微下垂就要立即澆水,木本觀葉類的花卉,葉片碩大的品種如,平安樹、綠寶、頂芽下垂,就要立即安排澆水。葉片表面呈“油亮皮革質感”的木本花卉,如茶花、梔子花、瑞香、球蘭、清香木、小葉紫檀等。葉片突然出現“失綠”現象,我們就要立即給它澆水。蘭花類葉片出現“擰麻花”、多漿類植物表面出現“皺縮”、沙漠玫瑰主幹出現“發軟”等等,這些現象的時候,我們就要抓緊時間澆水了。楓林在這裡要說的是,不是所有花卉植物,缺水後葉片都會下垂的。如果你長期想把花養好,必須要認真研究,每種植物的澆水臨界期!

2. 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我們經常聽一些養花高手說,很多花卉對土質的要求,必須是,疏鬆、透氣、保水、保肥。楓林在這裡想說的是,這只是一個大體的概念,不同種類花卉,對土質的要求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我們養多漿植物,盆土中河沙的比例佔到4成一般都能養活,草本闊葉花卉喜歡澆水,就要減少河沙用量,增加椰糠用量。蘭花類只用腐熟松樹皮或者花生皮就能養好、木本落葉花卉,用園土、鹼性腐葉土、鹼性有機肥就能養好,常綠木本和草本花卉,一般都喜歡酸性,用酸性腐熟蚯蚓糞、腐熟松針土、河沙進行混合攪拌就能養好。要想延遲,花卉的澆水臨界期,就要在花卉所能承受的“極限範圍內”,給花盆增施有機肥,提高盆土保水性!

3. 分類管理盆栽花卉:

我們在家裡,平時養花的時候,如果養花數量非常多,一定要根據花卉的吸水性、酸鹼度、喜陽性,對我們養護的花卉,做一個歸類。這樣在後期養護的過程中,就不會“陰差陽錯”地把一些花養死了

什麼是花卉的”澆水臨界期“?養花高手如何”拿捏到位“

缺水狀態的美麗竹芋

小結:如果過了澆水臨界期,還沒有及時給花補水的話,葉片出現萎蔫下垂,可以用“浸盆法”短期內給花卉進行“補水”。但是這種方法不能經常使用。反覆的給花浸盆,會加速盆土中氧氣的耗散,如果花盆本身透氣性很好,還無所謂,尤其是不透氣的陶瓷盆和塑料盆影響非常大。總之一點,隨著自身養花水平的提高,準確“拿捏到位”每種花卉的澆水臨界期,才是提升自身養花水平的“根本”!

以上經驗,純手打,無複製,都是來自“楓林”個人經驗,如有疏漏敬請指正;如果你覺得楓林,文章寫的可以,請隨手,轉發給,更多好友,謝謝!我是【楓林教你學養花】,每天都會分享實用性養花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