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

房子

並非越大越好

//


日本的小戶型為什麼看起來寬敞又舒適,且很少有小戶型的那種逼仄感?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住宅精細化設計,動線合理

動靜分區,洄游動線,通過環形動線將家裡大大小小的空間串聯起來,無論你是從臥室到衛生間,還是從客廳到廚房,都是最優活動路線,動線順暢,空間亦顯開闊。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圖自網絡


可別小看動線,動線合理的房子能極大提升你的居住幸福感。

你會發現家裡好像變大了、下廚更順手了、做家務沒那麼累了、來客人也不那麼彆扭了……

普通住宅涉及到的動線通常有“居住動線”、“家務動線”、“訪客動線”等,動線主要作用是劃分不同的功能區域,以相互獨立、互不干擾、互不交叉為佳。

儘量保證動線流暢且短,每條動線縮短一點,每天就算只節省10分鐘,聚少成多,一年也有100個小時的富餘時間了

房子動線長得像馬拉松一樣,日常居住在裡面想想就十分不便。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居住動線


最先應用洄游動線的是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早在1923年至1924年,他就為父母設計了一套房子,房子只有60㎡,但那時候他就把動線設計發揮到極致,沒有浪費一平米。

大師的家進門分為左右兩條路線,戶型圖右側為訪客路線,進入玄關直走可抵達客廳;

另外一側動線為:玄關——廚房——洗衣間(家務間)——衣帽間——衛生間——臥室——客廳;

如此日常起居、做家務、待客互不影響。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成片大窗設計,外面即是湖景

牆色應用了粉、藍等彩色

這些思路在今天也是不過時的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房子於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初步理解了動線,我們先來看看“衛生間——臥室”這條線,叫法很多,這裡暫且叫它居住動線。

這是很重要的一條動線,畢竟睡覺、如廁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做的事,不可忽視。

舉個反面例子,我們看下面這個戶型實在稱不上好。

①首先,兩個臥室是對視的,進出其中一個臥室,必須經過另一個臥室的門口,眼睛餘光肯定會瞥到另一個房間,動線交叉,影響隱私,尷尬;

②其次,也是最重要的bug,衛生間竟然在入戶門口,離兩個臥室特別遠。每次上廁所要穿過客餐廳、玄關……拜託,冬天我連出被窩上廁所的勇氣都沒有,你這還要我跨過千山萬水?我選擇死亡。

③起床——洗漱——吃早飯——換衣服——換鞋出門,大家瞄一下這動線,冗長迂迴、頻繁交叉、浪費時間,這一早晨可夠折騰的了。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相比之下,這套房子的衛生間和臥室捱得很近了,出門就是衛生間,便利許多。

但也存在一個小問題:訪客動線不是很好。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訪客動線是指,家裡來親朋好友做客可能涉及到的路線,客廳——廚房、餐廳——衛生間。

好的訪客動線最好是客廳、廚房/餐廳、衛生間集中在同一側,動靜分區,儘量避免其他人看到臥室等隱私空間。

就此案例而言,客人上衛生間勢必經過兩個臥室,一來影響隱私,二來影響臥室裡的人休息,不過家裡很少來客人就不用在意這些了。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廚房動線

一般來說,廚房離入戶門越近越好,反之則很不方便。

比如下面的戶型,我們拋開其他因素,單看廚房的位置,其實是屬於一個減分項。

試想你每次買菜回家,左右手拎著一堆從菜市場淘來的食材,還要穿過客餐廳、走廊才能抵達廚房,動線太長了。

每次都要多走十幾步,年輕人都嫌累,老爸老媽更是吃不消。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我們再看這個戶型,廚房在入戶門右手邊,動線特別短(僅看廚房,這個戶型整體看也一般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

進門即可把買來的蔬果放到廚房,你的手和胳膊瞬間就解放了。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關於廚房內部的動線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最合理的動線為:洗菜(水槽區)——切菜(備餐區)——炒菜(烹飪區)——盛菜(裝盤區)。

動線流暢,日常做飯做菜才能一氣呵成,否則就像在廚房打仗。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圖自屋主YCT


現在很多年輕屋主都青睞開放式廚房,開放式廚房的動線有3種常見形式。

①開放式廚房——中島——餐桌

中島作為廚房和餐廳的過渡,既是備菜區,又是裝盤區,有時還承擔著一定的收納責任。

剛出鍋的飯菜先在此處裝盤,再統一端上餐桌,亦縮短了整套流程的動線,不用來回奔波在廚房、餐桌之間。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圖自屋主穀子


②開放式廚房——中島

目前我也看到有些小戶型屋主,選擇直接用中島取代餐桌,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客廳等公共空間。

更為準確地說,應該是將中島打造為“中島+餐桌”的結合體。

比如下面這個中國臺灣的公寓,將中島延伸出一部分,瞬間化身成一個餐桌,日常在這裡用餐完全沒問題。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日本神奈川的一處80㎡住宅,居住著一家三口,也選擇用中島取代餐桌。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德國著名高級廚房定製品牌Beckermann的作品,也有這個思路在裡面,中島延伸出的部分作為餐桌,動線流暢簡明。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③開放式廚房——餐桌

這種設計也是有的,但不是特別常見。

因為做了開放式廚房卻少了標配的中島,很多屋主會意難平呀,怎麼著也想塞箇中島進去。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條件不允許的話,直接配個餐桌也沒問題。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圖自北鷗設計 NORDICO

其實“開放、連通”是目前室內設計的一個趨勢。

摒棄隔斷,將客廳、廚房、餐廳,甚至工作區相互連通,更顯大、空間開闊感更強,尤其適合廣大中小戶型。

如果你對案例設計閱覽無數,你會發現日本和中國臺灣的設計師們很擅長打造這樣“融會貫通”的格局,多學多看,好的設計都可以借鑑應用到自家。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圖自北鷗設計 NORDICO,客廳+廚房+餐廳+工作區在一個大空間內,無實體牆隔斷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家務動線

這條家務動線是指“洗衣機——陽臺”。回想一下,涉及到日常洗衣物都需要哪幾個步驟?

答:取(髒)衣服——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

如果這幾個動作都在同一空間進行,將會便利很多。

現在比較標準的“模板”是:

髒衣籃:收納準備洗的髒衣服;

滾筒洗衣機+烘乾機:洗烘衣物;

收納櫃/擱板:放置洗衣液、刷子等小物件;

臺盆:洗抹布、洗拖把等。

一站式搞定,如此一來便省去了晾衣服這個步驟,擁有一個烘乾機,解放整個陽臺!

剩下的陽臺空間還能打造個休閒區,完美。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還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開發商宣傳自己造的房子是雙陽臺,南北各一個陽臺,一個家務區一個景觀區,秒殺那些單陽臺。

請留個心眼,別一看雙陽臺就眼睛冒光,裡面可能有貓膩。

理想中:南陽臺規劃為景觀區;北陽臺佈置洗衣機+烘乾機,打造為家務區。實際上:南陽臺還真沒給你留下水口,而北陽臺面積又太小,只能勉強疊放個洗衣機烘乾機,做不了櫃子,甚至根本塞不下洗衣機烘乾機。

強行雙陽臺可不行,還要看看兩個陽臺的下水口、面積等情況,是否滿足你對陽臺用途的的規劃。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當然,洗衣機也不一定非要放在陽臺,還有些則是放在衛生間。

若衛生間有條件做三分離/四分離,再單獨設置個洗衣區再好不過了。

屋主Zitty家的衛生間就是三分離的設計:淋浴區和如廁區乾溼分離,另外還專門設計了一個獨立的洗衣區。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為了疊放洗衣機和烘乾機,這裡做了一個嵌入式的大櫃子,留足空間給兩個大件電器,旁邊的隔斷用於收納髒衣服和洗衣用品。

你看,所有的洗衣家務都能在這裡搞定。

從髒衣籃裡拿出衣服丟進洗衣機,洗完再烘乾,烘乾後的小件衣物收納在抽屜盒中,大件衣服直接進櫃子或主臥衣櫃,根本不用到處走來走去。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圖自屋主zitty


洗衣機除了放在陽臺、衛生間,廚房也是一個可選項!

陽臺沒有下水口啦,衛生間塞不下洗衣機啦,那麼不妨考慮一下廚房,雖然說有一丟丟拉長動線,但也不失為一個解決辦法。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比如這個尷尬的戶型,陽臺在主臥內,一般不會有人將洗衣機放置在此,那麼就比較偏向將洗衣機和烘乾機放在廚衛了(或洗衣機烘乾機分別放置)。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啥從不抱怨擠?


沒有最合理的動線解,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怎樣設置動線要因人而異。

在看戶型圖時,可以在腦子裡想象一遍自己從早到晚的起居活動,或者用手比劃一下現有動線,初步看看這套房子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若動線不合理、房子又無法更改格局,那就要三思嘍,100㎡也許會住出50㎡的感覺……


注:圖文源自網絡,由甜地瓜家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