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怎樣才能敲門?由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引發的思考

提到幸福,不知道大家更多的是想到些什麼?是擁有無數財富?還是知名度極高,備受旁人愛戴?或許從未曾擁有過這些的人們大多誇大了財富和名譽帶給人的幸福感。金錢和知名度可以被量化,但幸福卻不能。又或許未曾擁有這些也同樣能擁有幸福快樂的一生,畢竟能夠被數字表示出來的事物遠遠比無法被量化的事物要簡單的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吧。

幸福怎樣才能敲門?由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引發的思考

克里斯·加納是一位因為經濟原因被迫與妻子離婚的父親,從此開始了與兒子相依為命的日子,在沒有經濟來源的日子裡,克里斯加納與兒子被房東趕出了房子,因為救濟院有限的房間,經常排隊排不上,住過公共廁所,也睡過地鐵,最終通過克里斯.·加納的努力終於獲得了一份工作,和兒子一起熬過了那段貧窮而又艱難的日子。雖然電影中關於幸福的定義我並不能苟同,但主人公克里斯·加納對於改變命運困境的堅持和信念的確不失作為一部勵志片對於人心的激勵。即使身處命運低谷,我們所能做的並不只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畢竟抱怨不能改變現實,只有抓住生命中改變處境的機遇,抱著一切最終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好的信念,才有可能贏得勝利的可能。克里斯·加納為了增加自己的工作時間,減少自己的喝水次數,節約了上廁所的時間;為了節約路上的時間,他穿著西裝和皮鞋,不知疲倦地奔跑;這無疑是奮鬥者的姿態,而這些節約的時間也增加了他順利找到工作改變貧窮處境的籌碼。

幸福怎樣才能敲門?由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引發的思考

前幾天看了TED的演講:什麼樣的人會活得最幸福?這是哈佛大學史上對成人發展研究時間最長的一個項目:在75年裡他跟蹤記錄了724個人的一生,Robert Waldinger教授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發現,那些幸福的人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就是擁有良好的健康的人際關係,與數量無關,而在於質量。有婚姻的人不一定比單身的人幸福,一地雞毛的婚姻生活遠不及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有很多朋友的人也不一定比只有幾個摯交的人幸福,朋友平時可以聚在一起吃喝玩樂的很多,提到可以真正幫忙的卻寥寥無幾。這麼一想幸福其實很簡單,不過是和諧美滿的家庭生活,還有在春日的暖陽下和摯友的散步和閒聊。

幸福怎樣才能敲門?由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引發的思考

財富和名譽不可否認的確會給人帶來愉悅感,但這種美好的感受確實極為短暫的。看,其實幸福很簡單。

幸福怎樣才能敲門?由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引發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