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奏響新學期雲端教學“交響樂”

蘭州理工大學:奏響新學期雲端教學“交響樂”

蘭州理工大學電信學院老師在線批改作業。

趙生吉 朱莉萍

“土木學院老師大多采用QQ直播、騰訊會議等直播授課方式,牛全福老師更是答疑到深夜12點,一大早又活躍在學生群裡,看得出來老師們在背後的付出。”蘭州理工大學電信學院張璽君老師在該校“線上教學觀察員”群裡這樣說。設立線上教學觀察員及工作組,是蘭州理工大學在此次線上教學中的一個創新做法,是以觀促改、以觀促提,全面確保“雲端課堂”教學質量不打折的主要措施之一。

按照教育部“延期返校不停教、不停學”的要求,蘭州理工大學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及時制定延期返校期間教學工作安排,紮實推進線上教學資源共享和教育教學方式創新。自3月2日開課以來,學校利用SPOC自主學習平臺(超星泛雅平臺)、中國大學MOOC、QQ直播等多種線上平臺,開設線上理論課程625門,共安排880名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各項本科教學工作運行平穩有序。

統一謀劃 教學質量不打折

拿方案,出實招。學校全面梳理教育教學工作各環節,在反覆研討並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蘭州理工大學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安排》,從理論課教學、實踐教學、學生補考、選課等各方面對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進行詳細安排。拓渠道,搭平臺。積極與超星泛雅等國內在線教育平臺進行數據對接,同時對每個在線學習平臺建立的QQ服務群,安排專人負責技術諮詢服務,為教師建立溝通交流渠道。重指導,強服務。編制《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返校前本科教學相關問題問答》,就本科生關注的相關問題以問答形式進行全面解讀;上線《蘭州理工大學線上教學課程信息查詢》微信小程序、製作面向學生的《2020年春季學期線上教學課程學習指南》,為學生便捷獲取課程信息、正確使用在線教學平臺提供全方位服務。

花式教學 師生隔空不隔愛

機電工程學院張來喜老師講的《科技文獻閱讀與翻譯》這門課,共有來自全校幾十個不同專業的90餘名同學選修。為了適應線上教學,張老師在寒假期間就早早準備,將SPOC平臺、PPT、騰訊會議直播和教學設計有機銜接,課前發放預習資料,線上直播課後發放作業、單元測試、直播視頻和能力拓展音視頻資料,既保證了教學效果,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QQ學習交流群,張老師主動答疑交流,掌握學生學習效果,進而反饋到之後的教學中,做到教與學及時互動、深度融合。

能動學院流體機械及工程系的老師們將之前精心錄製的《流體力學》課程提前上線,這門面向全國高校的視頻課程,通過生動的動畫演示、豐富的視頻素材、直觀的實驗操作,讓學生感受了不一樣的學習過程;石化學院楊勇、張棟強兩位教師講授的《化工分離工程》,在QQ直播中前有課程導覽,後有要點總結,受到學生歡迎;土木學院教師石巖藉助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時的“中國速度”,引入裝配式鋼結構相關知識,增強學生學習時的體驗感和代入感;生命學院教師冷非凡總結出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二條主線”,課前、課中和課後“三個階段”,教學中教師導教、學生探疑、答疑解惑、總結提高“四個環節”的混合式教學設計;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學第一課緊密結合此次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充分利用“學習強國”權威平臺專家講解資源,以“四講一引導”作為主要內容開展教學;外國語學院中外教師齊心協力,錄製微課,充實線上教學資源,設計“線上教學日誌模板”,及時跟蹤小結課堂情況……

自線上開學到現在,為了讓同學們不斷提升線上學習體驗,保障學習效果,該校教師圍繞教學平臺、課程設計和課後反饋等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探索。2018級計通學院同學王楷說:“線上課程的安排與課表一致,各類平臺的強大功能也提高了學習效率。期待疫情結束開學時,老師可以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在線護航 督導檢查不間斷

為將“課堂教學環節標準化、課堂教學反饋信息化”做到與常規教學管理實質等效,學校設立由熱心本科教學、混合式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各學院分管教學院長組成的線上教學觀察員及工作組,對教學過程進行督導檢查。

觀察員通過各類線上教學平臺,真實瞭解教師備課、授課和學生上課、聽課情況,推廣示範線上教學平臺的技術使用,既保障了教學管理中落實課堂等五大環節的標準化,也促使教學管理和信息反饋更加科學化,為線上教學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截至目前,已有29名校級觀察員完成線上課程檢查403門次。

非常時期,更能體現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奉獻和堅守。據瞭解,為保障2020屆畢業生做好畢業設計,順利畢業,蘭州理工大學為他們免費郵寄電腦書籍等學習資料。此外,該校通過開發線上服務,搭建視頻雙選會、就創課直播等線上平臺,積極聯繫用人單位,調研企業需求,助力畢業生足不出戶實現精準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