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合有多重要?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三觀不合有多重要?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考察一個人的判斷力,主要考察他信息來源的多樣性。有無數的可憐人,長期生活在單一的信息裡,而且是一種完全被扭曲的,顛倒的信息。這是導致人們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阿瑪蒂亞森(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98)

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2020年3月29日,星期日,晴有冰雹

上週,英國首相約翰遜被確診了新冠狀病毒,他成為了目前全球至少六十多萬確診感染的受害者之一。一時間,民眾歡呼雀躍,紛紛各種留言,各種“關心”,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英國,都有各種各樣的花式虐。

三觀不合有多重要?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三觀不合有多重要?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三觀不合有多重要?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最主要的,不僅僅是對於約翰遜的確診而開心,更多的是結合“群體免疫”發揮出各種各樣的版本,鳳凰網,原來我一直比較喜歡的一個媒體平臺也好像轉型成了一個沒有思考的娛樂性網站。

三觀不合有多重要?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約翰遜真的很可憐,身為堂堂一國之首,疫情肆虐的時候,居然要親自拋頭露臉衝鋒在第一線,被確診新冠病毒後居然

不經過組織同意就擅自發布消息,難道不怕影響廣大英國民眾抗擊疫情的積極性和決心嗎?

更慘的是被確診後,居然只是居家隔離,居然沒有人能夠安排特殊病房照顧?首相府的後勤人員,以及辦公室主任可以直接下崗了。 而且還要在家裡遠程辦公,都什麼時候了,還這麼裝勤奮呢?

三觀不合有多重要?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再翻一翻約翰遜的黑歷史來看看,一貫是無組織無紀律的,下面這個視頻就是很好的證明。

在擔任外交部大臣一職的時候,居然拉攏媒體記者,為記者端茶倒水,有損組織形象。

當時,記者追到了他的家門口,守著一整天都不肯走。他出來了,端著各種飲料,笑容可掬地為各位記者服務。可能他之前說過了一些話,被抓住了小辮子。記者們一直在追問他,問他是不是要道歉,有沒有感到後悔等等。

他很尷尬,但又一直嬉皮笑臉地請記者們喝茶,還說自己是來執行人道主義任務的(指記者守太久了,肯定口渴)。當時的他,還不是首相,但好歹也是堂堂國家外交大臣,相當於外交部長。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觀點,那就是西方媒體以抹黑中國為己任,凡是中國好的,西方媒體一定是抹黑的。如果中國有任何沒有做好的地方,更是會被西方媒體百倍的放大。

媒體的價值是什麼?我不是專業人士,也無法給媒體來一個無比高大上的定義,但是我的理解是英國媒體最主要的作用是曝光,無論是小道消息,花邊新聞還是正兒八經的新聞分析。

曝光最大的好處是能看見一些黑暗的角落,能讓那些見不得光的人和事得到監督。

英國的媒體也是一樣,有相對正兒八經的bbc,有整天關心八卦的太陽報,還有其他和不同政黨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其他媒體,衛報,泰晤士報,每日郵報等等等等。

媒體的多樣性,黨派的衝突性,給我們普通人帶來了更多的信息來源,更多的信息報道。 如果只聽一種聲音,看一個畫面,長時間是很容易引起慣性思維,而且很容易就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觀不合有多重要?倫敦抗疫日記 第16天

疫情的下半場,終於輪到海外華人開始主場作戰了,面對疫情中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有彷徨的,有激動氣憤的,有淡定的。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英國的華人,對於同一件事情都有可能產生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觀點,朋友圈之間出現的各種分歧也越來越大

從一個人的朋友圈,看他的轉發,看他的點贊,看他的評論留言,對朋友的三觀有一個基本準確的判斷,疫情期間,更是亦然。

“三觀”通常指每個不同的個體,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兩個人要是三觀合,會讓兩個人在一起很舒服,要是不合,會感覺很是彆扭。

什麼是真正的三觀不合?在知乎上看過一段解釋,深以為然。

你喜歡看書,他喜歡玩遊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說看書有什麼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那玩意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做作。這就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期去各地旅遊,他就喜歡宅在家裡。這不是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旅遊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裡多舒服。這就是三觀不合。

簡單點來說,真正的三觀不合,是不尊重彼此的三觀

交朋友,就好像找另一半一樣,不是非得一定要找一個和你一模一樣興趣愛好的人,但是一定要找一個:懂得尊重你的思想觀點,尊重你的興趣愛好的人

三觀不合其實並不可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角度,對待同一件事情,同一個新聞。 觀點不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希望你和他一樣的觀點,而且你心裡非常清楚,你看到的東西和他看到的東西不一樣,你的信息來源,比他的信息來源來更加廣,你的三觀是獨立思考判斷後的結果,而他的有可能只是一個單一的信息來源,單一的價值觀。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和你三觀基本一致的朋友,請珍惜他/她;

如果你的朋友和你的三觀不一致,請尊重他/她的三觀;

兩個真正有共同語言的人,三觀一致在一起會很放鬆,很舒服。他不說話,只要開個頭,你也許就能知道他所想表達的觀點或者看法而且你會很開心的發現,和你的觀點或者看法基本是一致的;

這點很重要,因為三觀一致的人,往往思考的邏輯是一樣的。 而思考的邏輯一樣,需要兩個人有相似的經歷,相似的生活環境,相似的眼界;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行走過萬里的路程,你所見過的世界,你理解的世界,和只讀過萬卷書的人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世界,但是不同角度,得出對世界的認知觀點和看法都是不同的。

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歷繞地球航行之前,大部分人都認為地球是平的,但是當三年航行完成回到出發地的時候,大家終於發現,原來地球真的是圓的。

借用公眾號“孫娟的書房“ 昨日的文章《三觀一致必將取代血緣關係,成為新的人際紐帶》 裡的一段話

“ 三觀是分層次的。

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他從未去過你到過的地方,不知道你讀過的書,不認識你遇見的人。

你聳立於山巔,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海洋。

他蜷伏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和你三觀基本一致的朋友,請珍惜他/她;

如果你的朋友和你的三觀不一致,請尊重他/她的三觀;

海外華人加油!

倫敦加油!英國加油!

祝所有在英國的華人同胞,都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度過疫情,百毒不侵!

我們堅信,這場持久戰,最終將取得勝利,現在需要做的是

保持良好心態,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社交活動

加油!抗疫必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