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丹吉爾位於非洲大陸西北角進入直布羅陀海峽的入口處,同歐洲大陸隔海相望,座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東進地中海、西出大西洋的船隻,從這裡經過或停泊。

簡而言之,丹吉爾最神奇的地方在於以斯帕特爾海角燈塔為分界線,一邊大西洋一邊地中海,對岸就是西班牙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大多數的人會將丹吉爾作為前往艾西拉的中轉站,甚至錯過它。

就是看了很多人的遊記,錯誤地將丹吉爾和艾西拉併成一天遊玩。

最愛的還是這抹靜謐之藍。

瞭望斯帕特爾海角燈塔。風和日麗下,白色的住宅、綠色的山野、蔚藍海水,交相輝映。這樣柔和細膩的風景線,拍出來的照片怎麼都好看,簡直是一道天然的濾鏡。

前往不遠處的“非洲洞”。之所以被稱作“非洲洞”,是因為它的形狀酷似一幅非洲地圖。

這個神奇的洞穴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大力神洞”。傳說,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曾被囚禁於此,這位大力神每天用斧頭劈砍石壁。成年累月,終被他劈出了這個洞口。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從觀景臺處往下走,進到巖洞,一直往深處走,就能看見“非洲洞”。

“非洲洞”位於海的一側,千百年來,海浪不斷地擊打著巖壁沙洞,坍塌後形成了“非洲洞”這個自然景觀。真是驚詫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離開丹吉爾,前往艾西拉,1小時左右的車程。

艾西拉是位於大西洋邊的海濱小鎮,建於15世紀。據悉, 1978年,來自美國、日本等地的11名藝術家在這座城市的牆壁上繪製獨特的壁畫。

從此,艾西拉被譽為大西洋邊的“藝術之城”,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

艾西拉和丹吉爾一樣,打破了人們對非洲髒亂差的印象。這裡海風宜人,散發著乾淨的、浪漫的文藝氣息。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這座色彩繽紛的塗鴉小鎮,規模不大,遊客也不多,格外靜謐恬淡。

受地中海文化的影響,這裡呈現一派地中海式建築。房子其實都是以白牆作為基地,之後才被藝術家們塗上不同色彩和壁畫。

即將前往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卡薩布蘭卡因為一部《北非諜影》舉世聞名。

世界上唯一的海上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它被譽為摩洛哥當代藝術的傑出典範。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堪稱奢華。
清真寺佔地面積9公頃,寺廟有三分之一的部分建於海上,據說在籌建清真寺的期間,摩洛哥已故國王哈桑二世做了一個夢,夢裡獲得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8點左右抵達清真寺,趁人流還未聚集,在露天廣場和長廊上拍照留念。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唯一對外國遊客開放的寺廟,入寺時需脫鞋脫帽,非穆斯林不可進入主殿參觀。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大殿的正門重35噸。密碼控制。大殿內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氣溫降低時地板可以自動加熱;夏季室內溫度過高,由25扇鈦合金鑄造的自動門不僅可以在5分鐘內遙控打開散熱並閉合,還可以抵抗海水的腐蝕。

殿內有一個“網紅打卡地”,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驢友前來此處拍剪影。

其實在這幾扇窗戶前是不允許拍照的,工作人員時不時會來趕人,情節嚴重者或者屢教不改者甚至會被趕出大殿。因為當地人覺得,在如此神聖的地方做著各種奇怪的動作,是對神靈的一種不尊重。

於是,你會看到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偷偷摸摸”地拍剪影,一次次經歷著被趕走後又捲土重來的景象。

摩洛哥的舍夫沙萬

舍夫沙萬1471年剛建城的時候還不是藍色的。

後來,來這裡避難的穆斯林把房子塗成了綠色,綠色是伊斯蘭宗教的顏色。

1930年,又來了避難的猶太人,把房子塗成了藍色。

當地人發現藍色好,不僅可以降低室內溫度,還可以避蚊子。後來當地人每年都要用藍色油漆粉刷一次牆壁。那時候誰都不曾想到,有一天,這裡會因為藍色,變成了火熱的世界級網紅打卡地。

舍夫沙萬位於寬闊的裡夫山山谷之中,在阿拉伯語中有眺望群峰之巔的意思。透過車窗,各種藍色肆無忌憚地綻放在舍夫沙萬里。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舍夫沙萬里藏著一家網紅餐廳Casa Aladdin,大家都親切地喊它“阿拉丁”。

阿拉伯風格的主題餐廳,進門之後彷彿翻開了《一千零一夜》,就差一張飛毯了。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餐廳有3層,頂樓可以俯瞰風景。食物味道一般,

摩洛哥,愛當地的人文,各種鮮明的顏色擺放在一起,隨便怎麼拍都好看,當地人非常抗拒被拍照,在他們古老傳統的認知裡,相機是會吸走他們靈魂的。

丹吉爾、艾西拉、卡薩布蘭卡,舍夫沙萬,被簡單地打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