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清朝末年,封疆大吏左宗堂告老還鄉。他不打算留下太多的錢財讓子孫揮霍,便在長沙大興土木,建造亭臺樓閣,給子孫後代留下些房產。這些建築,設計豪華,採用的都是上等材料,富麗不亞於皇親國戚的府弟。他以為不動產是移不動的,比金銀可靠多了。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左宗堂總擔心工匠們偷工減料。他腿腳不好,每天拄著柺杖,跌跌撞撞地親臨工地監工,不時地這兒摸摸,那兒敲敲。有位年級大的工匠輕蔑地對他說:“大人,請您放一百個寬心,我做了幾十年的工匠了,造過無數個高宅豪弟,從沒有倒塌過。但是,屋主人易主可是常有的事。”左宗堂聽了此言,一臉慚愧,暗中唉嘆一聲離去。

另一位清代名臣林則徐,對待兒孫留不留家業問題頗有高見。他說:“兒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曾其過”。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歷朝歷代,關心子女,教育子女,是所有父母最操心的事情之一。操心不一定就是真正地關心,也有的是“瞎操心”。在對待子孫後代問題上,林則徐比左宗堂高。左宗棠覺得留下房產比留下銀子好,銀子再多總有花光的時候;留下豪華府第,偷不去,搬不走,比較牢靠。可是老工匠的一句話,讓左宗棠羞得臉紅。看來左宗棠只想到了錢與物的差異,卻沒有想到美德與惡德、賢明與愚蠢的差別。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林則徐高就高在看明白了錢的兩面性,尤其錢多亦可能禍多:“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益增其過”。說句大白話,好人,賢德的人,錢多了,志向、志氣也可能因錢而減損,滿足於不愁吃不愁穿,不缺錢花的生活,容易被富裕的日子消磨掉遠大理想。壞人蠢人,錢多了,更可能助長其做壞事,他會仰仗有錢而橫行霸道,忘乎所以,加倍地為非作歹。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當今,父母為子女操心,似乎超過了歷朝歷代。這是因為:

第一,現在多數家庭比過去富裕了,有能力給子女在智力方面加大投資;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第二,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有人把這些孩子稱為家裡的“小皇帝”,意思是孩子雖小,卻說一不二,他們想幹啥就可以幹啥,大人只有聽孩子指揮,百依百順的義務;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第三,社會競爭日甚一日,不要說將來讓子女幹大事,掙大錢,即使是找一個固定的職業,衣食住行有所保障,也是很難的事情,必須及早多投點本錢;

第四,今天,雖然口頭上人們也偶爾會說幾句“工農創造世界”,“勞動最為光榮”。可是絕大多數人心裡想的卻是讓子女當上個公務員、進入白領階層。這就好歹都得讓孩子考進個重點中學,將來再邁進大學。為此,父母豁出一切,即使是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生兒養女固然不容易,但是把兒女教育成一個正直、善良、勤勞、有愛心的人,就更加艱難了。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說:“我不知道有什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神聖的職責了”。

古人說:廣積錢糧,家財萬貫,不如教育出有道德、有出息的兒女。子女好壞,品行如何,與父母的品德、行為影響有直接的關係。“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努”。我孤陋寡聞,不知道左宗棠和林則徐的後代們人品、德行怎麼樣?

左宗棠和林則徐兩種不同的教育子女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