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老師和家長容易把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結為:

  • 上課不聽講,注意力分散
  • 課後不復習,不會總結提升
  • 不愛看書,知識面窄
  • 記憶力不好,邊記邊忘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怎樣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呢?

老師說,家長要監督,還要給孩子補課。

家長除了幹吼,就是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

結果怎樣?成績還是不好,孩子的學習陷入惡性循環。

上述導致成績不好的問題一個也沒解決,而且愈演愈烈,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甚至厭煩心理。。

難道真沒辦法,眼睜睜看著孩子在學習的大海里漸漸沉沒?

天無絕人之路,只要你看過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你就有辦法幫孩子解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好以及不愛看書等問題,讓他成績節節高升。這本書裡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為孩子朗讀。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朗讀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朗讀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當我們為孩子朗讀的時候,會在孩子腦海裡灌輸關於“書本”的概念,讓他對書本產生親近感。

小學校長艾利退休十年後去教幼兒園,她第一天教一個三歲的班級時,先讓孩子們玩打電話的遊戲,然後給孩子們朗讀故事書。

她發現孩子們玩打電話時注意力非常集中,而聽故事時,大部分孩子走來走去不願意聽下去,只有兩個孩子從頭到尾聽完了,後來她發現這兩個孩子的家長經常為他們朗讀故事書。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在打電話和聽故事這兩種活動中,孩子表現出來的注意力為什麼會不同呢?

艾利以她豐富的教學經驗意識到:小朋友們都見過父母打電話,因此他們對“電話”是有概念的,玩起打電話的遊戲便能專心致志;而對讀書呢?

“當一個孩子沒有任何看書的經驗時,他不可能對書有任何概念,也不會了解書本可以帶來的趣味;也就是說,毫無經驗或概念的東西,無法吸引孩子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長此以往,這些沒有人為他們朗讀的孩子,將與書本一直處於一種疏離和隔閡的狀態。面對書本,他沒辦法集中注意力,也不會主動去讀書,更不要說學習會有主動性自覺性。

其次,朗讀可以快速增加孩子詞彙量,提高理解能力。

在孩子八年級之前,他的聽力水平比他的閱讀能力要強。也就是說,他能聽懂的詞彙遠遠超過他能看懂的詞彙。譬如,他能看懂的詞彙難度等級如果是二星級的話,那麼他能聽懂的詞彙難度可以達到四星級。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如果家長不停地為他朗讀,把四星級的詞語灌輸到他的耳朵裡,孩子第一次聽可能不懂,但是他聽到了這個詞語的音,耳朵經歷了這個詞語的聽覺刺激,會在大腦裡面會留下痕跡。

第二次聽到、第三次聽到,都會不斷強化這個詞語在大腦裡的印象,他聽到這個詞語的頻率越高,他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就越快。而當他自己去閱讀書的時候,他看到這個詞語就不會產生畏難情緒。

通過家長的朗讀,許多這樣的陌生詞語就變成了熟悉的詞語,孩子的閱讀速度越來越快,閱讀能力就越強,讀的書就越多,從而進入良性循環。

良性循環的最後結果將導致記憶力的提高,以及理解力、分析力、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最終的指向是孩子智力的開發。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崔利斯在書中分享了一個特別勵志的故事。

小女孩卡索拉出生時由於染色體受到破壞,導致她身上出現了先天性的基因缺陷。直到三歲,她才學會用手抓取東西,她的視力只能讓她看到50釐米以內的東西,醫生的判斷是“心智及身體生長遲緩”。

但是她的父母沒有放棄她,每天給她朗讀14本書。

堅持了兩年之後,心理學家給她檢查,發現她的智力發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平均水平。

朗讀能讓一個有障礙的孩子智力超出常人,當然會讓智力正常的孩子更上一層樓。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怎樣為孩子朗讀呢?

是不是拿起一本書讀出聲音就可以了,當然不是,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

當孩子要求聽同一本書的時候,滿足他。

許多孩子都喜歡聽同一個故事,直到你為他朗讀過的故事他都能背出來了,他還會要求你朗讀這本書給他聽。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家長很厭煩,有的很崩潰,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滿足孩子的要求。

為什麼呢?

  1. 從心理層面來說

如果他要求聽這個故事,你願意去讀,他就會有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是與書本聯繫在一起的,會培養他對書本的滿足與親近感。

再者,由於孩子通曉整個故事的情節,對故事的情節可以預測,那麼這就讓他們感覺到在這個不可預測的世界上,至少有一件事是他可以預測的。

這個時候在關鍵的詞或句子上,家長就可以停下來讓孩子自己來說出那些關鍵的詞,或者是一些句子,家長要反覆地表現出驚喜,這樣就會增加他的自信心,讓他覺得讀書是他能夠做好的事。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2,從學習層面來說

孩子要求聽同一個故事,那是因為孩子對情節、人物已經很熟悉,熟悉的故事會讓他處於安心而輕鬆的狀態,他的腦電波處於α狀態,這個時候他對知識的吸收能力是非常強的。

要知道,雖然他能把故事一字不落地背下來,他還不認識字呢,在這種狀態下,他每聽一遍故事,就多認識了好多字,不經意之間,他已經把整本書的字全部認下來,自己會讀了,想想看,家長該會有多驚喜。

儘量讓父親為男孩子朗讀。

這一點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有點困難。事實上,孩子父親更願意帶著孩子去戶外運動,而不願意待在家裡給孩子朗讀書。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由於幼兒園的老師都是女性,小學老師也大多是女性,而且教語文的大多數也是女性,學校裡為孩子朗讀的都是女性,而在家裡,為孩子朗讀的是媽媽,如果父親只是帶他去戶外運動,打籃球啊,爬山啊等等,那麼他就會認為

閱讀只是女人才做的事,男人是不需要閱讀的。

這樣導致的後果是:男生的閱讀能力普遍沒有女生強。在校外補習語文的,大多數是男生。如果一個小男孩從小就沒有看到父親閱讀,想讓他成為一個閱讀能力很強的男人,是非常困難的。

《阿甘正傳》裡有一個鏡頭:

《朗讀手冊》:想要孩子成績好,這樣做就夠了

阿甘陪兒子小弗朗斯特在路邊等校車時,小弗朗斯特拿出了阿甘小時候讀的一本書,準備帶到學校去讀。

雖然阿甘沒有為兒子朗讀這本書,但是“父親小時候讀過的書”顯然對小弗朗斯特有著示範和模範的作用。

與模仿母親相比,男孩子更容易天生地去模仿父親的所作所為,所以從這一點來講,父親為孩子朗讀是對下一代最好的教育。




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出版後被美國數十所教育院校選為指定教材,並被翻譯成漢語、日語、西班牙語,幫助無數家長和老師解決孩子成績不好、不愛讀書的問題。相信這本書也能幫助你的孩子愛上讀書,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