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就出發!男生家在珠峰腳下,每天騎車6小時找信號上網課

西藏日喀則,次仁曲桑是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二學生,學習護理。他的家距離珠峰僅有49公里,海拔4600米。由於網絡信號很不穩定,他每天凌晨四點就出發騎著摩托車去鄉里找網上課,每天來回騎車六小時。


凌晨4點就出發!男生家在珠峰腳下,每天騎車6小時找信號上網課

2020年的寒假因為疫情的原因一延再延,偌大的校園愈發冷清,但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的線上課堂卻熱鬧無比。2月17日,“線上教學”模式正式開啟,全校師生投入了新學期的學習生活。這中間,有期盼、有興奮、有歡喜,也有一些焦慮和不安。

大多數的同學快速投入到了緊鑼密鼓的學業中,感受“線上教學”帶來的新鮮感,但仍有一些同學因為各種外界原因復課遇到了困難,儘管學校已提出“返校後再補課”等備選方案,他們仍絞盡腦汁破解難題,試圖打通這4300公里的隔閡。

護理183班的次仁曲桑,家住西藏日喀則地區扎西宗鄉比列村,這裡距離珠穆朗瑪峰僅有49公里,海拔近4200米。在這個區域內,網絡信號十分不穩定,連發送信息都有延遲。疫情期間的線上應急教學方案讓次仁曲桑犯了難,儘管學校在前期調查時針對他們提出了可以回校補課、發送學習資料等線下學習方案,但次仁曲桑仍不想錯過每一次和老師“面對面”上課的機會。

次仁曲桑在眾多的應對方案中選擇了最麻煩也是最直接的那一個。每天早上4點,在屋外還是一片漆黑的光景中,次仁曲桑便起床洗漱收拾書包出發了。他騎著家裡的一輛老舊的摩托車,從所在的比列村前往扎西宗鄉找網上課。這段路不僅有幾十公里,而且更令次仁曲桑著急的是,這些路都是珠峰腳下的土路,即便有了摩托車這一代步工具,每天的來回車程也要花費近6個小時。

“在校期間我從來沒有過曠課,哪怕在特殊時期我也不想曠課!”次仁曲桑對於這6小時車程的辛苦也只是輕輕略過,比起這更讓他開心的卻是週二到週五最後兩節沒有課,“週一確實有點晚,但週二到週五就可以早早回家複習護考啦!”

這一段令人心酸又感動的境遇,次仁曲桑卻不曾抱怨,僅有一次在和老師的溝通中他說過:“老師,我真想早點開學!”

康復192班的斯朗巴珍,家住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埃西鄉崗村,這裡四周雪山環繞,氣溫較低,因地勢原因也存在網絡信號較差的情況。“如果是日常交流的話,家裡的網還可以,但是看視頻就不太行,一直會卡頓。”斯朗巴珍這樣說道。

在第一天線上教學的時候,因為信號一直不穩,老師的授課內容也聽得斷斷續續,這讓斯朗巴珍十分焦慮。輾轉幾處空間,都不能滿足課程網絡需要,斯朗巴珍拿起手機和筆記本就向旁邊的山脈跑過去。一路走、一路試,直到跑到快山頂的地方,視頻中的老師畫面開始流暢,她才鬆了一口氣。斯朗巴珍就在原地坐下,在這塊石頭上留下了記號,從那天起,這塊石頭就成了她的“課桌椅”。

地上是皚皚白雪、抬頭是茫茫雪山,在這靜悄悄的空曠地,斯朗巴珍一坐就是4個小時。“中午的話大概是零下三度,早晚比較冷,但我習慣了。”在談到雪山頂的學習時,斯朗巴珍表示每天步行去山頂大概需要30分鐘左右的時間,所以課間就不回去了,冷了就搓搓手、捏捏臉,站起來轉一轉、背背書,和同學聊聊天、約一約返校的生活。

雖然有點辛苦,但是斯朗巴珍表示:“能和同學們一起聽老師講課,這種感覺太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