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天不一樣,一本書讓我明白:人,為什麼要向高處走!

我們都知道“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那人為什麼要往高處走呢?

王之渙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然而,詩文好理解,意境難把握。而我,在今年這春天讀了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才知道,人自助到高處真的可以讓天助。而這“天”,用東北劉有聲的話講,就是周圍的人;而用書中的觀點,這“天”即天道,是勢在必行,是看不見的手在為你推動。人真的要往高處走!

今年的春天不一樣,一本書讓我明白:人,為什麼要向高處走!

書中這位走到高處的人就是丁元英。

丁元英讀書讀到德國,使是柏林大學經濟學碩士,先後就職於柏林H.N.S國際金融投資公司、北京通達證券公司、柏林《世界經濟週刊》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員。丁元英,他關注文化屬性,研究基督、佛法、儒家道家,儒家的入世、佛家的利他、道家的無為,他也能參悟並在生活中運用。智玄大師對他評價,他已走到佛法的門檻前了。他的專業知識幫他在經濟領域遊刃有餘,他對文化屬性的思考,讓他讀懂社會、讀懂人性。而這一切,都可以看作他的自助,是他自己努力得來的,沒有哪個強迫他。那麼,接下來,咱看看“天”對他的幫助。

丁元英,在1994年6月創辦私募基金,據業內人士估計,私募基金受託資本最少超過2億人民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股市至少捲走2個億。當歐陽雪為自己的朋友芮小丹打抱不平時,丁元英願意幫她炒股盈利謝罪。他對歐陽雪說,現在買進,明年取出包你賺。事實果然如此。當人都為賺錢喊難的時候,他可以談笑間賺的盆滿缽滿。這一切,是他運氣好還是“天”偏心眷顧他?自助在前,“天”助他也就順其自然。這對他來說還只是小浪花。


今年的春天不一樣,一本書讓我明白:人,為什麼要向高處走!

芮小丹指著前方,那就是黃廟村。神話就此開始!(劇照)


咱今天別的不談,專拿書中格律詩公司談一談,看他是怎麼佈局又是怎麼化險為夷創造神話的。

音響發燒友馮世傑是黃廟村人,自己在城裡開有修車店,但心懷慈心,認定丁元英是高人後,便設著法請丁元英幫助黃廟村這個全縣最窮的村發家致富。他求到的是丁元英的紅顏知己芮小丹,芮小丹為馮世傑的樸實情感所動,便邀丁元英出山。丁元英為愛答應自己的紅顏知己創造一個神話。

首先,丁元英對黃廟村做了考察,瞭解了村裡的“能人”,通過談話激發了他們的夢想,讓村裡的人扒到了井沿上,看到了希望。

凡商品都講究產供銷,村民生產沒有問題,銷售市場在哪裡?這就又顯出高人之處了。

生產出的音箱靠村民銷售?他們連想都不敢想;靠在縣城裡的葉曉明、劉冰?他們自己都是市場上被淘汰者。還是丁元英,公司直接定位北京,黃廟村生產的音箱到北京賣?能行嗎?

他派董事長歐陽雪到北京找肖亞文(肖亞文是丁元英原來的助理,丁元英到古城去了,她留在北京發展)租店面。肖亞文在為倉庫犯思量時,韓楚風(韓楚風是丁元英同學,還是至交,在北京是正天集團董事長)出面給解決了。

為了給格律詩造勢,佈局世界。

他讓芮小丹帶音響到德國去找詹尼小姐(詹尼是丁元英原來創辦私募基金的合夥人,有身份有地位有社會關係),詹尼小姐不僅找了專業的樂師陪著芮小丹去做權威檢測,而且還召集當地的媒體搞了世界級的音響設備測評展會,一下子讓格律詩成為了世界級的前十名的音響。相比而言,一般人要想讓自己的產品走向世界市場想都不敢想,即使想了,那得費多少周折?

在詹尼這裡,遇到了在德國開酒店的中華園飯店董事長鄭建時,也是丁元英在德國的朋友。當他了解了格律詩的音響效果後,主動提出做歐洲總代理,一張協議書,格律詩公司既不用花錢也不用跑腿,產品佈局歐洲。

到現在格律詩公司的產供銷給妥妥的搞定。我們是不是感到有人好辦事呀!


今年的春天不一樣,一本書讓我明白:人,為什麼要向高處走!

左邊鄭建時,右邊詹尼(電視劇照)


水往低處流,是因為水的重力產生勢能驅動水往下走;如果是高人,他的影響力向下輻射是不是也勢不可擋啊?

水往上流流不動,需要動力提升才行;小人物遇事驚慌失措,但如果有高人指點也能化險為夷。高人本具有高能量,遇大事都能處變不驚,遇小事更是翻翻手而已。

當北京音響展格律詩降價要“殺富濟貧”時,樂聖公司不幹了,憑著自己在國內老大的地位,媒體上造勢,法院下文書,索賠600萬。這時候的總經理葉曉明、辦公室主任劉冰、組織生產的馮世傑這群人都坐不住了。600萬對他們來說就是山,打官司請律師的費用也是一座山,當他們試圖賠罪求和請樂聖公司撤訴無效時,當下逼董事長歐陽雪(歐陽雪董事長是丁元英給請出來做“排位”的,有名不需要出資,丁元英可以出資,但是,智玄法師給丁元英的思路是,大愛不愛,也就是說公司是扶貧公司,我可以做事,但我不取報酬,免得撇不清。)退還股東錢拍屁股走人。

不遇事顯不出高下。四個股東三個走了,歐陽雪也是無奈,轉頭向丁元英求計。丁元英就說了,打官司也不一定輸,不用怕;打官司也不一定非得請律師,也不用拿那麼多的律師費。看,讓他們感到天塌下來的事輕描淡寫、迎刃而解。

樂聖公司和格律詩公司打官司的焦點是,格律詩降價是不是低於成本,如果產品售價低於成本價那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合法》,格律詩公司要敗訴。樂聖公司也做了調研,如果按現代化生產,格律詩肯定要敗訴。但是,丁元英在操控價格的時候,只留3.2%的利潤,也就是說,看似不可能的價格仍然不低於成本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官司贏定了!

當樂聖公司的董事長林雨峰知道敗訴已定時,這個“只要矛,不要盾”的人為了臉蛋子起了滅掉丁元英的想法。他找到韓楚風要丁元英的住址和電話,沒想到韓楚風沒有半點遲疑就寫給了他。林雨峰說,你不擔心嗎?韓楚風的回答是:我告不告訴你都不影響我對這位朋友的負責,除非我不存在了。林雨峰要害丁元英,而韓楚風保護丁元英那是一定的。這是不是天助丁元英呢?

今年的春天不一樣,一本書讓我明白:人,為什麼要向高處走!

左為丁元英(王志文飾)右為劉冰(趙會南飾)

如果說林雨峰自殺是太過自負,那麼劉冰的死是貪慾本性逼著自己走上絕路,兩個人都是迷途忘返。林雨峰去拜訪過周總,周總給過他中肯的建議,林雨峰不聽。劉冰在格律詩公司從開始的顯擺,到後來一再煽風點火的鬧事,丁元英是知道的,當他準備走的時候,他不想格律詩公司有什麼閃失,他要完成對芮小丹的承諾,因此設了一計。他想教育劉冰,因為他暗示了肖亞文,劉冰留在公司本意不是打工,如果公司和樂聖公司合作的敏感期間,他沒有特別的不當,可以考慮給他一些股份,讓他有一些實在的前途,如果有什麼不當,那就調整他的工作,但是不要辭退,讓他有一個留在公司繼續就業的機會。丁元英給了劉冰機會,但劉冰本性使然,還是為了自身利益去煽風點火,結果弄的自己無地自容。兩個人都是不自知,不懂得自助,天,也不助。

故事最後在丁元英的預想中——樂聖公司和格律詩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帶動黃廟村共同發展——結束。

這本書通過這些故事告訴人一個“天道”,助人自助就是天道;一個人登到高處(這個高處不僅是高學歷,還有對社會、文化、人性的高感悟)一切都會順理成章,這也是天道,是不以人為轉移的規律。

人為什麼要往高處走,這本書也不失為是很好的闡述。

我們平常說的圈子啊,人脈啊,不在高處,能量就不夠,創業也不易,如果是高處的圈子、人脈,真的也就不同了。

想起我讀師範時的老師見面時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你成立特中特教育中心以來,做的也是風生水起,可我向身邊的人聊起,他們並不知道你。我當時回答說,這並不奇怪,因為你是老師在高層,我是一線老師在基層。基層仰望高層,而高層不容易看到基層。話雖是這樣說,可當時我就下決心,再努力,上高層!

朋友們怎麼看,我們是不是要努力讀書力爭上游!

如果覺得文章談的有道理,那就煩請點擊“+關注”讓我們成為朋友,你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