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又現“搶房潮”,這是要火了?專家:恰恰相反,要擔心的是跌

近日,澎湃新聞一篇文章《7分鐘搶光288套房、還有人交百萬喝茶費,樓市又火了?》,引發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文章指出,全國各地再度出現了搶房潮,其中蘇州買家們僅僅用了60秒就砸出12億,搶下同天三個新盤;深圳288套新房7分鐘就被搶空;天津新樓項目再現排隊買房……。

更有爆料稱,深圳某樓盤,即便交了最高100萬的“喝茶費”,也不讓購房者看房。

樓市又現“搶房潮”,這是要火了?專家:恰恰相反,要擔心的是跌

樓市真的又火了嗎?並不見得。澎湃新聞最後給出了一個比較中肯的答案:部分樓盤的熱銷僅僅只是城市樓市逐步恢復和回暖,並不能完全證明樓市會走出瘋漲的趨勢,即便在深圳這樣的市場,近期回暖的市場也遠達不到此前1月份行情的火爆程度。

“個例”並不能代表整體,搶房潮也不能等同於房價的瘋漲,背後可能另有原因。

原因一,新房價格低於二手房,瘋搶背後是有利可圖。

眼看著價格倒掛,買到就能賺到,這種“餡餅”必定少不了一些人的“參與”。這樣的例子以前有,現在也不可能消失,將來也許還會存在。

知情人士稱,需要交100萬“喝茶費”的某樓盤,即使該新盤總價加上100萬,也要比周邊二手房價格低。

加減化並不難,算一算也浪費不了多少時間。正是看中了其中的“餡餅”,才出現了搶不到房的現象,這與市場火不火熱貌似沒有多大關係。

樓市又現“搶房潮”,這是要火了?專家:恰恰相反,要擔心的是跌

原因二,人才落戶,短時間內效果被放大了。

3月19日,蘇州出臺高端人才獎勵計劃細則。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直接參照個人薪酬按比例給予重獎,最高每年可獲40萬元。

3月20日晚間,蘇州調整人才落戶政策。全日制本科可以直接落戶蘇州,大專繳納6個月社保可以落戶,該新政適用於蘇州市行政區域範圍內,將於5月1日起正式執行。

而蘇州不少樓盤,正是趕在這個政策出臺前後,進行開盤。放大了人才落戶的效應,致使不少人匆忙入市。

樓市想“火”並不容易,“火”的條件不具備。

樓市又現“搶房潮”,這是要火了?專家:恰恰相反,要擔心的是跌

一是供應並不短缺,相反一些地方反而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3月24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中國百城庫存報告》顯示,2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4721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1%。

其實,早在去年底,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通過測算就已經指出,預計2020年全國商品住宅將供大於求。

房子並不缺,別被所謂的“搶房潮”與“漲價”所忽悠,買房還需要根據個人需求,理性入市。

二是從上到下希望樓市漲價的群體,並不多。針對樓市的一些過度解讀,黨媒多次發文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遠的不說,近日經濟參考報就發表了:堅守房地產調控底線,“紓困”不刺激。將房地產稱之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之前的支柱。兩字之差,足以見得對房地產的態度。

樓市又現“搶房潮”,這是要火了?專家:恰恰相反,要擔心的是跌

廣大居民也不願意看到房價再出現火熱。用他們的話說,一直漲太可怕,心裡反而不安。不管有房者還是購房者,大都希望房子的居住功能佔據主要位置,而不是一些炒房者所希望的“投資品”。

三是多套房持有者可能會變現,“降價”被擔憂。在所謂的“搶房潮”發生的同時,許多業內人士卻表達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擔憂。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表示,從中長期看,因為歐美等外部環境的影響,我國房地產市場向下走的風險將加大。由於中國的家庭財富主要寄存於房產淨值,為了保持現金流,他們便很可能開始兜售房產。

甘犁說,許多做生意的,他們擁有多套房的比例特別高。如果壓力漸大,他們可能就會賣房求生存。因此相較於短期,我覺得更應該關注中長期。

樓市又現“搶房潮”,這是要火了?專家:恰恰相反,要擔心的是跌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更是直言稱,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國內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防止房價暴跌。

要透過表面,看到現象之外的東西,別被個別例子所迷惑雙眼,樓市想“火”並不容易,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