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0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威尼斯

我相信无论您是否去过威尼斯,是否看过朱自清先生写的游记《威尼斯》,您心中一定有一个自己的威尼斯:

它也许会有一个标签是水城。曾经是地中海上最繁华的港口,最强大的海上帝国。面积不到8平方公里的威尼斯,却被117条河道分隔为118个小岛。著名的英国史学家罗杰.克劳利在他的《地中海三部曲》里用了一部书来讲述威尼斯的历史。而今天巨大的商业繁荣已经不在了,人们这样形容它,

“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

所以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说法。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它也许会有一个标签是桥。有河就有桥,威尼斯有401座桥,造型各异的桥把被水分隔的这座城,又连成了一个整体。这里最著名的有二座桥:一座是建于1592年前后利亚德桥,它曾出现在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中,另一座是总督宫后面的叹息桥,判决的犯人由此通往后面的监狱,犯人经过桥时常忏悔叹息,因此得名。

亦舒曾这样解读:

“人生就像一座桥,我们自彼处来,往那头去,一边走,一边不住叹息,因恨事太多。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它也许会有一个标签是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的圣马可大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基督教教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从这里出发。大教堂是古罗马艺术、拜占庭艺术、哥德式艺术、文艺复兴艺术等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雄伟壮丽,美不胜收,无与伦比。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它也许会有一个标签是曲折的小巷。

穿行在其中有点像北京的胡同,不过在这里,拐个弯就是水,水上一座桥,一不小心就迷失在蜿蜒的小巷之中。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当然,这里还有独树一帜威尼斯画派,乔尔乔内、提香等大师用色大胆、生动明快的画风,影响深远。还有。。。还有。。。

威尼斯是一座,没去时,会向往,去过后,会难忘的城市。

诗人阿诺·多米尼曾深情吟诵:

“很多很多年之后,当我变得很老很老,说不动话,也走不动路的时候,我会让我的儿孙们把我送回威尼斯,在圣马可广场的某个角落里摆一把摇摇椅,身边是温暖而水一样透明的阳光,头顶上空有淡彩色羽毛的鸽群飞过……”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02

在威尼斯,你一定要有的一件佩饰就是面具

但是我对这里最深刻的记忆却是面具。如果你要来,我一定会告诉你,在威尼斯,你一定要有的一件佩饰就是面具。大街小巷里有很多卖面具的商店和摊位,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面具一定有一款是你心仪的。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面具文化,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文化现象。世界上的每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面具。比如埃及法老图特卡蒙的黄金面具、非洲的部落面具、贵州的傩戏面具。面具的起源很复杂,早在人类的部落时代,就在当时人类的狩猎、战争、祭祀、巫术、图腾中广泛存在。而随着时代发展,面具已经基本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更多的是在舞台、戏剧、假面舞会、狂欢节上还能看到各种形式的面具。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我是去年二月份到的威尼斯,威尼斯的狂欢节就在二月底举行。这时的威尼斯,不仅街头有很多卖面具的小贩,而且还有很多人身着贵族服饰,带着形形色色的面具招摇过市,成为街头一景。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威尼斯的狂欢节赫赫有名,是全世界四大狂欢节之一。在狂欢节时,当一个人戴上面具,就意味着放下平日的身份,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也就暂时挣脱羁绊,获得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纵。其实我们都是比利,内心拥有24重人格,只要安全,他们都有可能从心里走到阳光下,放肆一下。面具让我们获得了安全。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威尼斯的狂欢节历史悠久,面具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在18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蔚然成风。狂欢节时,人们聚在水边、船上,在整晚的音乐中,戴上夸张的面具,身着奢华的复古服饰,毫无顾忌,肆意狂欢。

诗人拜伦曾经说过:

"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风采:欢愉最盛的乐土,人们最畅的酣饮,意大利至尊的化装舞会。"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03

面具是威尼斯人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不同于其它地区,对于威尼斯人而言,面具有着不同的意义,绝不仅是狂欢节时的道具,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威尼斯人佩戴面具的传统可追溯到13世纪。最早是由威尼斯上层贵族开启的。贵族们为了能够混在普通人中,出入剧场、赌场,而戴着面具出行。面具不仅方便了贵族,其实也方便了百姓。因为平时,普通人遇到贵族需行礼致意。但戴上面具就可以暂时抛开繁文缛节,大家平等的相处,暂时填平了社会地位的鸿沟。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到了18世纪,面具已不再是贵族的专属,戴面具出门成为很多威尼斯人生活中的习惯。据考证,一年里有大半年时间,威尼斯人几乎整日佩戴面具。 约翰逊在《威尼斯的匿名者:安宁的共和国面具》一书中介绍,18世纪,面具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贵族们戴着面具接待外国使者,来自各阶级的威尼斯人戴着面具到剧院听歌剧、看戏剧,或参加舞会。除了正式场合外,餐厅中随处可见戴着面具的顾客。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当时主要流行两种面具,妇女佩戴的是一种名为moretta的面具,这种面具可以遮盖女性面颊,而男士则佩戴名为bauta的面具,鼻子下方如鸟喙一般突起,方便说话和就餐。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威尼斯,融入生活的面具文化

这是我在威尼斯遇到一对父女。父亲带着小女儿,身着华服,头戴面具,从建于1592年利亚德桥上走过,颇有古风,让人恍惚间穿越到了18世纪的威尼斯。

光阴随着地中海的海水潮涨潮落而一去不回,但面具文化依然留存在威尼斯人的生活里,如果你到了威尼斯,不妨戴上面具,走过一条条曲曲折折的小巷,跨过一座座高高低低的小桥,你也许会迷失在亚德里亚海微咸的风中,威尼斯缥缈的雾气里。

(文中的照片,都是我去年二月在威尼斯街头拍摄的,那天雾气很大,但是依然可以领略到这个城市很美,面具很美,人也很美,祝愿在疫情中,这里一切都还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