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三千不用再擠"棺材房"


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三千不用再擠

隨著社會的發展,房價越來越高,很多人面臨買不起房的窘境,尤其是一線城市,動輒七八萬一平的房價,讓安家變得更難了,為此日本推出過膠囊房,香港推出過"棺材房",由於生活空間太小,讓人倍感壓抑,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香港新推出的一種"水管房",一種能真正提高窮人幸福感的房子。

香港是一座國際化水平很高的城市,曾經還一度是中國大陸居民的購物天堂。作為港口城市,香港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比我們大陸的很多城市起步是要早一些的。自然而然,經濟發達的程度就比較高了。只是相信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這裡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之中,真的很難真正的安家。香港的房價之高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一般的地段也要一二十萬一平,普通人在這裡真的難以買房安家。

為了解決民居的住房問題,香港政府可以說是煞費苦心。要知道這座金融中心城市的人均住宅面積只有可憐的13平方米。寸土寸金這四個字被香港展示的分外耀眼。試想,平均13平方米的話,我們扣除少數人的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極少數人的上百平方米的房子,那麼相當一部分剩下的人,都是怎樣的居住環境呢?他們大多都住在只能容下一個人的"棺材房"裡。

每一個光鮮亮麗的城市背後一定有那麼一群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香港也是一樣。那些人為了有一個容身之所,只能選擇棲身於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小小空間之中。這樣既能滿足節約房租的需要,也能讓自己在香港有一個睡覺的地方。一般來說他們居住的空間只有一張單人床那麼大,高度也很低。所以一眼看上去像極了"棺材",就被稱為棺材房。

這樣的住房條件可以說是惡劣到了極點,以至於受到了聯合國的批評。但是時至今日依舊能在香港的深水埗等地方找到這樣的"棺材房"。為了改善一些生活條件確實很差的人的住宅情況,香港的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緊湊型住房。從外表看去,它就像是一截巨大的下水管道。

別看它外表看上去簡單,但是內在的佈局卻是很精巧的。房間裡的設施雖然都是緊湊集約設計,但是實用性上卻非常夠用。而且整個房子的高度是可以叫一般成年人直起身子的。平時的客廳裡有一個簡單的沙發,和一面拱形的牆。到了夜晚,沙發往外一抽,就是一張舒服的單人床。

設計這種"水管房"的團隊想法非常超前。他們認為這樣的水管房只要外部材質沒有問題,實際上是可以像水管一樣直接進行堆疊擺放的。這樣在空間上很節省,而且靈活度上還非常高。最重要的是,人們只要花費大約3000港幣每個月,就能租住到這樣的房子,這樣的合理規劃的空間要比傳統的棺材房好住多了。

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三千不用再擠


水管房在香港依舊處在試運行的階段,具體是否會批量投放,還是要看運行一段時間的具體情況和產生的具體問題。如果這種房子得以批量投放的話,對很多香港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請到廉租房,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有個屬於自己的落腳地真的是難上加難,很多人疑問,生活空間那麼苦,為什麼不回到大陸呢,可是有些人的夢想還在香港,就只能吃逐夢的苦了。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域留言分享,別忘記點贊加關注,每天分享世界新鮮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