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圖片,學習商代晚期鏤空雕刻的特徵及鑑定要點,迅速提高眼力

本文學習商代玉器的鏤雕工藝,瞭解鏤空特徵,掌握鑑定要點。

5張圖片,學習商代晚期鏤空雕刻的特徵及鑑定要點,迅速提高眼力

一、工痕特徵

晚商玉器鏤空通常用在玉器輪廓邊緣之上以凸顯造型,完全封閉於器內的鏤空較為少見。此期鏤空多為“逗號”形,即由圓孔和漸窄尖收的“尾部”構成,尾部剛直筆挺。如上圖出土玉刀,刀背上有以8個逗號形鏤空和17道豎槽表現的8組扉牙。

5張圖片,學習商代晚期鏤空雕刻的特徵及鑑定要點,迅速提高眼力

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鸚鵡,嘴部和卷尾用兩個逗號形鏤空凸顯。

5張圖片,學習商代晚期鏤空雕刻的特徵及鑑定要點,迅速提高眼力

殷墟出土玉觿,夔龍作回首狀,其下頜、頸、背之間透雕作逗號形,這種完全封閉於器內的鏤空在晚商比較少見。

二、工藝解析

邊緣鏤空的製作,通常先起稿定位,以片具從玉器邊沿切入,再於切口附近鑽孔,然後採用線具攜帶潮溼解玉砂將切口與圓孔之間反覆拉搜、切割去料,最終形成了逗號形的鏤空。

5張圖片,學習商代晚期鏤空雕刻的特徵及鑑定要點,迅速提高眼力

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龍,龍背扉牙尚未鏤空,僅有刻劃出的定位草稿。

5張圖片,學習商代晚期鏤空雕刻的特徵及鑑定要點,迅速提高眼力

殷墟出土玉戚,兩側鏤空扉牙沒有完工,僅有片切割留下的淺豎槽,圓孔也未鑽透,呈圓凹坑狀。

本文對商代玉器鏤空工藝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轉發,一起養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