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连载】(三)侯三

【劳模连载】(三)侯三

【劳模连载】(三)侯三

前言

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清水河县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过去,全县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尤其是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劳动模范,勇立潮头无私奉献,奏响了一曲曲建设美好家园的劳动赞歌。

孙虎原老师收集整理并执笔撰写了建国以来清水河县省部级以上20个劳模事迹。宣传劳模事迹,目的是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劳模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力清水河“公众号【劳模连载】专栏将于每周三、周六更新,敬请关注。


【劳动模范事迹连载】(三)


刘少奇接见过的后勤工

——记城关镇第一小学侯三(1928—2002)

【劳模连载】(三)侯三

侯三,出生于1928年,城关镇人,中共党员。曾在清水河县完全小学(城关镇第一小学)从事后勤工作。

1949年6月,清水河县解放。当时的完全小学有师生200多名,翻身做了主人的社会各界人士对子女上学的愿望很强烈,学生迅速增加。学校废除旧的思想体系,管理逐步走向正规。1952年,学校根据发展需要,计划配备一名专职后勤工,校长多方了解,选准了年仅24岁的侯三。

侯三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直到退休。

那时的后勤工,负责打扫校园、办公室、厕所的环境,上下课打钟,给老师烧开水,冬天劈柴卸炭,烧所有办公室的火炉,采购教育教学日常用品……总之,学校杂七碎八的营生,几乎都在他一个人身上担着。

侯三是个勤勤恳恳、爱校如家的人。每天,第一个到校的是他,最后离校的还是他。课余时间,他总是巡视在校园里,及时解决学生之间的纠纷以及其它意外事情。碰到学生丢失的东西赶紧捡起来,再想方设法物归原主。低年级学生偶尔生病,他经常背着到医院就诊,或者背着送回家。

冬天,轮流值日烧火炉的学生要冒黑到校,挨冻又不安全;而且多数孩子弄不了柴火,搞得满教室烟尘,呛得直咳嗽。侯三索性把全部教室烧炉子的事揽过来。他头天放学后把炉灰倒净,搁好燃柴,第二天五点就来到学校,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点着。等学生到校,教室已经暖烘烘的了。

【劳模连载】(三)侯三

校舍房顶漏水、墙壁泥皮脱落、学生课桌破损、地面补修等等,凡是他能做的,不要校长吩咐,他利用星期天或寒暑假及时完成。实在做不了的,才汇报学校请匠人。就此,每年给学校节省一大笔开支。大家看他披星戴月地操劳,提议学校给点补贴,他从没要过。

侯三天生勤快,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老师们有个拉煤、抬土豆、修房子之类的体力活儿,只要喊一声,他有求必应。慢慢地,老师们都把他当兄弟看待,有什么想法也愿意跟他交流。

不管在校院还是垃圾堆里,侯三只要碰到稍长一点的粉笔头就捡起来,年复一年积攒起好几箱。有一年市场上买不到粉笔,老师们拿白泥写字。是他的粉笔头解决了燃眉之急。

一次夜晚下着细雨,他例行检查完学校各处安全后摸黑回家,不慎掉进路旁的山药窨子,一条腿受伤,疼得难以迈步。但他没请一天假,拄着根棍子一瘸一拐到学校上班。

侯三没念过书,他觉得成天和老师学生打交道,认不得字不称职,于是利用空档时间自学,经常坐进教室里跟班听课。遇到不会的,摸着老师和学生就问。就这样他从一字不识到后来能阅读报纸和小说。

【劳模连载】(三)侯三

(图中二排右二为侯三)

当时当地,无论是在家长中还是社会上,只要提到侯三的名字,无不交口称赞他平易近人、克勤克俭、大公无私、乐善助人的老黄牛精神。侯三同志工作期间,曾多次出席乌兰察布盟和自治区表彰大会。1960年,他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劳动模范,在北京开会受到刘少奇主席的亲切接见。


【劳模连载】(三)侯三

孙虎原,清水河县教育局退休教师,爱好文学艺术,撰写了大量反映清水河地方人文的作品。已出版散文集《年轮上的绿叶》。


审核:刘志强

【劳模连载】(三)侯三

【劳模连载】(三)侯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