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心”的力量

人民日報

在經歷重大突發事件後有一些負面情緒,是人的正常反應。人類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自我保護機制:通過心理應激反應來提醒我們對外部環境保持警覺、及時調整自己適應環境。

不同人的心理應激反應表現不同。除對上述情緒的影響外,對認知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認知負荷大:人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信息,有些難辨真偽。這些良莠不齊的信息佔用大腦認知加工資源,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判斷力下降。這種情況下,可以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方法自我調適。如果情緒壓力大,可以藉助網絡平臺,學習放鬆技術;如果認知壓力大,應當減少各種信息的影響,少看手機,多讀書或做其他有益身心的事;如果行為方面變化比較大,應當提醒自己及時調整。

國家和社會各層面已經關注到這個問題,已開通多種渠道提供必要心理服務。國家衛健委出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要求實時研判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人群心理健康動態變化,分級、分類、分階段干預。各地心理學科研和教學機構、學術組織與社會組織,也在通過心理熱線、在線心理諮詢、公益講座、科普文章等方式為人們提供心理服務和科學支撐。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不斷推進,大部分人生產生活正在逐步恢復正常,疫情帶來的心理影響需要重視起來。患者和家屬、疫情嚴重區域的人們,包括在抗疫一線戰鬥過的醫護工作者、管理者及其家屬,他們應當受到社會更多關愛。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以及從業人員、面臨升學和就業的學生及家庭等,疫情後心理重建也需要及時跟進。

共克時艱之際,我們能夠感受到積極樂觀和大愛精神,如對患者的關心、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對戰鬥在抗疫一線各行業人員的致敬,這都是疫情中社會心理的重要表現。方艙醫院裡醫護人員和患者一起跳廣場舞的畫面“刷屏”,就讓我們感受到樂觀和信心的力量。

在抗疫的日子,許多人也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人生。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在近日開展的網絡調查研究中發現,這次疫情會對民眾生活和心理健康帶來一些改變,如更加註意身體鍛鍊和個人衛生、作息更加規律;還有一些深層次影響,如更加認識到家庭的重要性,更能感受到人間真愛,更能認識到個人工作對於社會的意義。

抗擊疫情,我們感受到普通人的強大力量。這次疫情中,每個人都是防控重要一環,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不聚會,大家會自覺思考如何做才對抗疫有幫助。疫情中,我們看到一隊隊“最美逆行者”,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者顯示出中國最強正能量,從他們的無私奉獻中,我們體會到世界充滿愛。

抗擊疫情再次凸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必要組成,社會心理服務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應對疫情乃至社會治理的公共管理實踐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心理需要,在個人、組織、社會、文化等層面做好心理服務,使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成為社會治理體系有機組成,有法律法規和運行機制保障,有社會共識和文化認同支持,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更好地應對種種挑戰。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秘書長)

推薦讀物: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2.《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調適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指導;人民衛生出版社出品。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31日 20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