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店”海昌新材IPO:年營收不足兩億 市場空間狹小 恐成“殼股”

“夫妻店”海昌新材IPO:年營收不足兩億 市場空間狹小 恐成“殼股”

外匯天眼APP訊 : 一家年營收不足2億元的,員工總數僅200多人的小公司——揚州海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昌新材)正欲創業板上市,4月2日,公司將接受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而海昌新材能否成功上市,對於公司實控人周光榮夫婦而言,至關重要。畢竟這二人控制著公司超過80%的股權。

海昌新材原名“揚州海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從公司名稱上不難看出,公司屬於粉末冶金領域。目前,海昌新材主營電動工具零部件的製造,然而這一市場屬於很小眾的市場。在粉末冶金領域,汽車零部件才是主流應用市場。

實際上,海昌新材的體量很小。2018年,公司營收僅1.68億元,淨利潤約4600萬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收8800多萬,淨利潤不到2900萬元。而在這不多的業績中,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少數幾家大客戶。目前,公司超過85%的營收由前五大客戶貢獻,其中第一大客戶一家就貢獻了接近60%的收入。

“說白了,海昌新材只是搞定了少數幾家大客戶,賺了一點小錢,剛好夠得著上市的門檻,就興沖沖跑過來上市‘圈錢’了,而一旦上市實控人夫婦便可接機大舉套現圈錢,這樣的套路在A股屢見不鮮。”一位投行人士稱,一旦海昌新材上市,或難有大的發展前景,可能最終將淪為“殼股”

營收1億多的“夫妻店”欲上市圈錢

海昌新材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夫妻店”。招股書顯示,目前周光榮、徐曉玉夫婦二人分別直接持有公司57.33%和16.67%的股份,為公司前兩大股東。此外,周光榮、徐曉玉還通過海昌協力間接持有公司約8.38%的股份,目前這二人直接或間接持有海昌新材約82.38%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的地位。

海昌新材不僅是一家“夫妻店”,而且也堪稱是一家“個體戶”,公司體量很小。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分別實現1.14億元、1.45億元、1.68億元及8826.9萬元;同期,淨利潤分別達3459萬元、3778萬元、4605萬元及2890萬元,這些年公司的業績持續難有大的突破。

“海昌新材準備登陸創業板,但是公司卻增長緩慢。”在一位投行人士看來,體量尚小的海昌新材之所以急於上市“圈錢”,或考慮公司發展前景有限,在實控人的推動下,先上市然後再做高股價,套現。畢竟,目前實控人的持股比例很高。

海昌新材之所以發展緩慢,與公司市場空間狹小有關。海昌新材是家專注於粉末冶金製品生產的公司,但是公司的產品主要面向電動工具領域。目前,公司來自電動工具零部件的收入佔比穩定在90%左右。

“實際上,汽車零部件製造才是粉末冶金的主流應用領域,用量佔比超過70%。”一位投行人士介紹。而海昌新材來自汽車零部件的收入佔比分別僅為2.25%、2.14%、8.14%和4.58%。考慮到公司的體量,這部分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實際上,海昌新材並非沒有看到公司的“侷限”。在招股書中,公司就表示,未來將向汽車零部件領域進軍。“公司計劃大力新增汽車零部件產能搶佔汽車零部件市場。”海昌新材在招股書中稱。

然而,事情真的有那麼好辦嗎?汽車工業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嚴密的供應商體系。在汽車的配套體系中,基本上已經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要想進入汽車零部件市場,可謂難上加難。而目前國內汽車行業已是“寒冬”,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令國內外汽車行業雪上加霜。海昌新材欲搶佔汽車零部件市場的說辭,無疑是在吹牛。

上市後恐成“殼股”

海昌新材不僅體量小,而且公司的業務還主要來自於少數幾家客戶。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海昌新材向其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當期營收比例分別為85.11%、88.86%、87.72%和84.05%。

如果細分來看,海昌新材的絕大多數業務,主要都是來自於一家客戶。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海昌新材向第一大客戶美國史丹利百得的銷售佔比分別為51.38%、53.18%、55.70%和57.19%,接近6成。

“海昌新材年營收僅1億多元,而且絕大多數收入都是靠一家客戶支撐起來的。如果一家公司,只要抱上另一家大企業的大腿,實現1~2億元的營收,有個兩三千萬的利潤,就可以上市。那麼可能幾天時間之內,就可以冒出一大批這樣的企業。”在一位投行人士看來。

近期,證監會擬修訂有關法規,允許創業板賣殼。以海昌新材這樣的條件,其上市後或難有大的發展,在被實控人套現後,賣殼或稱為其最後的選擇,按照目前A股的生態,殼資源依然價值數億元,屆時實控人獲又將大賺一筆。只是苦了大量散戶,又將被割一次“韭菜”。

“夫妻店”海昌新材IPO:年营收不足两亿 市场空间狭小 恐成“壳股”

(2019年上半年,海昌新材各同行淨利潤情況)

實際上,海昌新材不少同行都業績不佳。在招股書中,海昌新材列舉了6大同行,除精研科技外,其他幾家都業績不佳。比如東睦股份(600114.SZ)、立德股份(430701.OC)、聚能股份(835698.OC)、明陽科技(837663.OC)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下滑超過70%、17%、45%和35%,同期天宜上佳(688033.SH)微增3.5%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