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人在六安(第二期)


花園人在六安(第二期)


01

寫於武漢疫情爆發初期


小序:誰都會遇到難事,個人如此,國之亦然。面對困難,我們要有樂觀的心態——因為生活中還有美和月光,有詩和遠方……

新冠病毒談色變

通告刷爆朋友圈

舉國馳援保武漢

全員響應護六安

深居簡出勤洗手

粗茶淡飯少聚餐

待到春暖花開時

解除疫情享華年

02

六安小夜曲


文華橋頭淠河邊

夜色如水思如煙

道旁銀杏兩排立

城外孤月一輪懸

淺草小徑映疏影

高林曠野承玉盤

應憐嫦娥月宮冷

三月春意滿人間

03

小序:“春天的羽翼,掠過湛藍的天宇,把綠的訊息,遺落在故鄉的土地。”三月的花園,已是春光明媚,萬物復甦了……

三月十五去踏青

桃紅柳綠波色明

泥土膏潤草疏淺

春滿鄉野畫中行

花園人在六安(第二期)


花園人在六安(第二期)


花園人在六安(第二期)


04

六安印象


在六安看下雨,總覺得多幾分迷濛和溫婉,特別是黃昏後的細雨。

樓居的人們推開窗,極目遠眺——高樓大廈、曠野河流,都潛入煙雨朦朧之中。近處的煙柳更見婆娑,嬌姿欲滴。偶見河邊垂釣者,給人無窮遐想……

鄉下人嚮往城裡的大酒店,城裡人喜歡鄉下的土菜館。漫步鄉鎮街道,隨處可見“大酒店”的招牌。其實同等規模的飯館,六安一般以“土菜館”命名。

上世紀末,六安城市規模不大,屬小城。最典型的特點是城區有很多街巷,街巷裡有很多土菜館。

記得那年,我來六安學習。在一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街巷裡,我和幾位同事找一家旅館住下。晚上,我們走進旅館隔壁的一家土菜館,要一瓶白酒,點兩個鍋子和幾碟小菜,邊吃邊聊,喝到微醉。結束之後,回到旅館,一覺睡到大天亮……

三十年光陰悄然逝去,如今的六安華麗轉身!當年的街巷再難尋。

街巷沒了,土菜館還在。在六安,車站、學校附近,菜市場、居民小區周邊,都有很多土菜館。如果不講排場,我覺得不論是菜的味道還是價格,這些土菜館都更實惠,套用現在熱詞,叫“性價比高”。

“霍邱土菜館”在六安生意火爆:銀魚雞蛋,晶瑩剔透;鯰魚豆腐,湯白味鮮;黃鱔臘肉,滑嫩爽口;土雞毛豆,香飄四溢……

夏之夜晚,你漫步雲露街頭,隨處可見土菜館擺出的露天餐桌。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相約出門,小聚土菜館。他們圍坐在露天餐桌旁,一邊聊天,一邊品嚐美食,享受著迷人的夜景,真正的“花錢不多,開心取樂”……

05

網課點滴


“停課不停學”“空中課堂”“線上教學”……疫情期間催生的新名詞,如雨後春筍般氾濫,聽起來令人興奮不已!

網絡、電臺、報章、雜誌……各種媒體連篇累牘地渲染。一時間,不少受眾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他們熱血沸騰,奔走相告!

更有少數“噴子”甚至叫囂:“傳統教育可以休矣!”那種屁顛屁顛的興奮勁兒,如同幼稚園的孩子!

然,真實情況果真如此?非也!

有家長吐槽:失去監督的所謂“空中課堂”,其實只是“影子課堂”。未成年人,特別是自控力缺失的未成年人,只能“捕風捉影”,茫然而無所適從!

這些上網課的老師,幾乎每人都有一連串的“頭銜”,但他們的課上得其實很一般。隨堂聽了幾節,就下面兩句話我有點感覺:

1.說祥子是“北漂人力車伕”,《駱駝祥子》是“一曲北漂人力車伕的哀歌”,聽起來有點新鮮感。

2.說魯迅的《藤野先生》學生不能模仿,因為全文寫了將近一半,藤野先生還沒露面……這倒是句實話。

總之,沒有學生的課堂,是無生命的課堂,再好的老師也難出彩!

線上導學、線上課堂、線上輔導、線上佈置並批改作業……這些現代教學手段,對於自控力強且有一定自學力的孩子而言,無疑是有效的。我相信,疫情結束之後,學習上的兩極分化現象會進一步加劇。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例如,某校要求教師每天準備大量材料,以證明自己實施了線上教學。更有甚者,有人還搞什麼“線上植樹造林”等活動,我覺得這些形式主義不搞也罷。

很多初中生不會寫作文,究其原因是無話可說。借用一句歇後語:“倆啞巴睡一頭,沒講的。”那平時他們是如何寫作的呢?無外乎兩種方法:要麼瞎編故事,要麼照抄手機。

其實,不論是生活還是書本,都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就拿初中語文課本來說吧,很多素材稍加整合,就能寫出一篇內容新、立意高的好文章來。

例如李白和蘇軾,初中課本中有很多他們的作品,每篇作品都有不同的寫作背景和獨特的情感經歷,我們把這些東西整合起來,就可以看出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作者。有了這些素材,像《遠與近》《從不認識到認識》《沒想到,真沒想到》《走進××》《讀懂××》《我心目中的××》等命題或半命題作文,我們何愁無話可說呢?

有人認為《桃花源記》是一篇“漁人視角”的遊記,但問題是,此時遊記的“正體”——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尚未出現,因此將其視為遊記並不符合文體發展的實際情況。

其實,《桃花源記》的“記”跟《小石潭記》的“記”並不相同,雖然都有“記敘、記述”的意思,但它更接近《海內十洲記》(舊題東方朔撰)、《西京雜記》(舊題劉歆撰、葛洪集)、《搜神記》(幹寶撰)的“記”,因此,《桃花源記》應該是魏晉時期的一篇志怪小說。

06

讀書札記


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一幢建築有少許破窗,如果那些窗不被修好,可能會有更多窗戶被破壞;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

生命是一種回聲,你發出了什麼聲音,就會收到同樣的迴響。溫和友善的人,才更容易交到真朋友,從而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如果一個人總是抱怨,每天愁容滿面,就會讓自己深陷負能量的泥沼。

抱怨不能幫我們解決任何問題,與其抱怨,不如改變。讓自己成為一個能管理自己情緒、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和有本事。

對人不說刻薄話,是一種聰明,更是一種善良。一個總是對外表現出攻擊性、用刻薄話詆譭他人的人,自己恐怕也不太容易獲得幸福。

當人憤怒時,很容易說出一些衝動的話。那些脫口而出的絕情話,就像一根根釘子一樣釘在別人心裡,即使將來你把釘子拔掉了,留在心裡的傷痕也很難全部抹平。

並不是每一句說出口的狠話,都來得及收回;並不是每一個被自己傷害過的人,都來得及補救。聰明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怒氣,在發脾氣之前讓自己先冷靜一下,避免口不擇言給雙方造成更大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