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公司代碼:601766 公司簡稱:中國中車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瞭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3本年度報告已經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4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5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公司擬以公司2019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28,698,864,088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1.5元人民幣(含稅)的現金紅利。

二、公司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

2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中國中車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主要經營:鐵路機車車輛、動車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機械、各類機電設備、電子設備及零部件、電子電器及環保設備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修理、銷售、租賃與技術服務;信息諮詢;實業投資與管理;資產管理;進出口業務。

2.1 主要業務

1. 鐵路裝備業務

鐵路裝備業務主要包括:(1)機車業務;(2)動車組和客車業務;(3)貨車業務;(4)軌道工程機械業務。

面向全球市場,把握國內外鐵路運輸市場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以成為世界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為目標,加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模式創新,打造系列化、模塊化、標準化的產品平臺和技術平臺,不斷滿足鐵路先進適用和智能綠色安全發展需要。持續深化中國中車與國鐵集團的戰略合作,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主線,加快業務整合和結構調整,深化機車造修一體化整合和貨車業務重組,發展高級修能力,建設七大區域配件中心,推進服務化轉型。踐行交通強國戰略,京張智能高速動車組投入運營,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動車組批量交付,時速250公里長編組“復興號”動車組、4400馬力交流傳動貨運內燃機車、時速160公里快捷貨運列車等新產品取得新突破,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時速400公里可變軌距高速動車組等研製取得重大進展,行業地位更加鞏固,鐵路裝備業務穩定增長。

2. 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

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主要包括:(1)城市軌道車輛;(2)城軌工程總包;(3)其他工程總包。

面向全球市場,加快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系列化、模塊化、標準化的產品平臺和技術平臺,以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不斷鞏固和擴大國內外市場。積極開展戰略合作,發揮裝備製造、業務組合、產融結合等綜合優勢,聚焦智能交通、互聯互通、智慧城市建設,大力開拓運營、維保、檢修市場,不斷向服務領域、機電總包領域、運維領域拓展;規範開展PPP業務,加強項目管控,帶動城市軌道車輛及相關業務發展;加快資源整合,推進製造+服務,做精做細維保服務業務。大興機場線時速160公里地鐵列車、國內首條氫能源有軌電車、無人駕駛地鐵列車等正式運營,智軌列車投入商業運營,中車系列化標準地鐵列車研製項目完成設計任務書評審,無錫至江陰城際軌道交通工程PPP項目簽約,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穩步發展。

3. 新產業業務

新產業業務主要包括:(1)通用機電業務;(2)新興產業業務。

通用機電業務,以掌握核心技術、突破關鍵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完善技術平臺和產業鏈建設,促進軌道交通裝備等核心業務技術升級,並面向工業、交通、能源等領域,聚焦關鍵系統、重要零部件等,加快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新興產業,按照“相關多元、高端定位、行業領先”原則,強化資源配置,發揮核心技術優勢,以新材料、新能源、環保水處理裝備、數字化產業等戰略新興業務為重點,聚焦細分市場,加強市場開發,穩步推進“中車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海外併購的德國BOGE公司、英國SMD公司等對拓展汽車、船舶、海工等業務領域成效凸顯,新產業業務不斷髮展壯大。

4. 現代服務業務

現代服務業務主要包括:(1)金融類業務;(2)物流、貿易類業務;(3)其他業務。

堅持“產融結合、以融促產”,加強風險防控,規範金融服務平臺、投融資平臺、金融租賃平臺建設,推進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產融平臺持續發力,以基金為載體,創新發展模式,促進主業實業發展作用不斷增強。嚴禁融資性貿易,發展現代物流服務;擴大集採範圍,持續推進“中車購”電子商務平臺和中車供應鏈管理電子採購平臺優化發展,建設中車物資循環回收利用網絡競價平臺,拓展智慧物流在中車產業鏈中推廣應用,現代服務業務實現健康發展。

5. 國際業務

把握“一帶一路”、“走出去”發展機遇,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推進出口產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創新經營模式,持續推進“產品+技術+服務+資本+管理”組合輸出,積極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中標哥倫比亞地鐵、墨西哥輕軌、葡萄牙地鐵等項目。加強海外資源配置,深入開展本土化製造、本土化採購、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維保、本土化管理“五本模式”,海外市場基地的本土化製造持續推進;意大利、奧地利2個海外研發中心揭牌,海外研發中心達到17個,研發資源整合利用、市場開發能力不斷增強。

2.2 主要產品

2.3 經營模式

主要經營模式:依靠企業自身所擁有的技術、工藝、生產能力、生產資質、獨立完成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的製造、修理、研發生產及交付。

1. 生產模式:由於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單位產品的價值較高,其生產組織模式為“以銷定產”,即根據客戶的訂貨合同來安排、組織生產。這種生產模式既可以保證避免成品積壓,又可以根據訂單適當安排生產滿足客戶需求。

2. 採購模式:一般實行集中採購和分散採購相結合的採購模式。集中採購,主要採取“統一管理、兩級集中”管理模式,即大宗物料和關鍵零部件由公司彙集各子公司的採購申請,形成集中採購計劃,由公司進行統一集中的供應商管理評估、採購價格管理、採購招投標管理,並進行集中訂購和集中結算。其他物料等,由子公司根據生產要求制定採購計劃,通過集中組織招投標等方式,選擇合適的供應商並簽訂供貨合同,實現集中採購。無論是公司還是子公司的集中採購要統一在“中車購”電子商務採購平臺上完成,實現中車採購業務公開、透明以及可追溯性管理,確保生產原料供應及時,降低採購成本。

3. 銷售模式:發揮行業技術優勢,構建和完善各種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平臺和產品平臺,以響應用戶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產品和服務為宗旨,積極參與國內外用戶招標或議標活動,通過投標和嚴格的商務談判簽訂供貨合同並形成訂單,保質保量按期生產,最終實現銷售。

4. 產業鏈分佈情況:擁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基地、研發基地;具備以高速動車組、機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普通客車、貨車等主機企業為核心、配套企業為骨幹,輻射全國的完整產業鏈和生產體系。

5. 價值鏈分佈情況:公司產品價值主要分佈在以生產高速動車組、大功率機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普通客車、貨車及相關配套產品製造修理為核心價值,金融、類金融、融資租賃產品為補充的全方位軌道交通裝備價值鏈分佈體系。

6. 研發模式:“技術集中研究、產品聯合開發、能力共建共享”的兩級研發管理模式。

2.4 行業地位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基本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道、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交通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建成,交通關鍵裝備先進安全,交通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綱要》提出,交通裝備要先進適用、完備可控,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實現3萬噸級重載列車、時速250公里級高速輪軌貨運列車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智能化、輕量化、環保型交通裝備及成套技術裝備,廣泛應用智能高鐵等新興裝備設施。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要完善普速鐵路網,建成高速鐵路網,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左右,川藏鐵路等重大工程已啟動規劃建設。截至2019年末,全國(不含港澳臺)累計有40個城市開通城軌運營線路6,730.27公里,其中2019年新增通車裡程968.77公里,再創歷史新高;累計有63個城市的城軌交通線網規劃獲得批覆,其中2019年新批覆建設規劃和調整線路里程687.45公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區域發展戰略提出大力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內的軌道交通建設。作為高端裝備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軌道交通裝備是國家鼓勵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之一,將長期處於重大發展機遇期。

中國中車作為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連續多年軌道交通裝備業務銷售規模位居全球首位。中國中車積極踐行交通強國戰略,積極主動適應新的環境新變化,搶抓市場機遇,加快結構改革和轉型升級,在市場拓展、國際化經營、技術創新、協同發展等方面精準發力,軌道交通裝備行業地位更加鞏固。

2.5 產能情況

中國中車認真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控制傳統產品新增產能。截至2019年底,中國中車主要產品的產能為:動車組新造547組/年,機車新造1,530臺/年,客車新造2,300輛/年,貨車新造5.15萬輛/年,城軌車輛總組裝(含地鐵、有軌電車、單軌、中低速磁浮)11,840輛/年。未來一段時期,中國中車將繼續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控制新增動車組、機車、客車、貨車新造、城軌車輛總組裝產能,圍繞“國際化、調結構、優產能”的目標,積極應對動車組、城軌車輛、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修理業務的增長,大力推動動車組、城軌車輛、機車“修造一體化”,促使修理與新造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動車組、城軌車輛和機車的新造產能利用率。

3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近3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3.2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4股本及股東情況

4.1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 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 股

注1:截至報告期末,公司A股股東戶數為793,846戶,H股登記股東戶數為2,683戶。

注2:截至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公司A股股東戶數為789,387戶,H股登記股東戶數為2,690戶。

注3:報告期內,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中車金證投資有限公司將持有的公司200,892,000股A股股份換購ETF份額。上述股份換購的股份過戶登記手續已辦理完畢。

注4:HKSCC NOMINEES LIMITED(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的H股乃代表多個客戶所持有。

4.2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3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 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公司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1公司債券基本情況

單位:千元 幣種:人民幣

5.2公司債券付息兌付情況

√適用□不適用

公司披露了日期為2019年4月11日的《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關於13南車02公司債券的付息公告》,於2019年4月22日支付13南車02自2018年4月22日至2019年4月21日期間的利息。

公司披露了日期為2019年8月22日的《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關於16中車01公司債券的付息公告》,於2019年8月30日支付16中車01自2018年8月30日至2019年8月29日期間的利息。

5.3公司債券評級情況

√適用 □不適用

2019年5月14日,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在對本公司經營狀況及相關行業進行綜合分析與評估的基礎上,出具了《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13南車02公司債券跟蹤評級報告(2019)》及《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債券(第一期)跟蹤評級報告(2019)》,本次跟蹤主體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穩定;“13南車02”及“16中車01”債券的信用等級為AAA。

報告期內,發行人評級未發生變化。

5.4公司近2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適用 □不適用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90.11億元,增幅為4.5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17.95億元,增幅為4.33%。2019年12月末,公司合併資產總額為3,835.72億元,增幅為7.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358.94億元,增幅為5.79%,資產負債率為58.59%,比年初增加0.46個百分點。

2導致暫停上市的原因

□適用 √不適用

3面臨終止上市的情況和原因

□適用 √不適用

4公司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 □不適用

財政部於2018年發佈經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詳見本報告“第十三節 財務報告”之“附註三、30”。

5公司對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 √不適用

6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對財務報表合併範圍發生變化的,公司應當作出具體說明。

√適用□不適用

除年度報告全文“第十三節 財務報告”之“ 六、合併範圍的變更”披露的導致財務報表合併範圍發生變化的事項外,公司本年無其他重大導致財務報表合併範圍發生變化的事項。

本公司重要子公司(包括通過子公司間接持有的子公司)的情況詳見年度報告全文“第十三節財務報告”之“ 一、公司基本情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