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世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广西武宣却有“中留山水甲南天”的美誉。

清代武宣县举人覃先澄在游览武宣县八仙天池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中留山水甲南天,马步桥东列八仙。

呼吸应知通帝座,登临不测有虞渊。

云兴作雨池龙起,月正无波玉兔眠。

羽化贾鹏成往事,吾侪抔饮涤尘缘。

“中留山水甲南天”,是对在秦代设中留县以来武宣县山水风光的赞誉。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大美黔江

武宣县历史悠久,县名在历代曾多次易名,如中留县、中溜县、中胄县、桂林县、武仙县等。武宣的建制历史可上溯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时在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今武宣属桂林郡,时称中留县。

武宣县位于广西中部,来宾市东南部,东北面与金秀县为界,东南面与桂平市为界、西南面与贵港市毗邻,西面与来宾市兴宾区接壤,北面与象州县交界。

武宣县交通便利,三北高速,武平高速贯穿武宣。武宣县有武宣南、武宣东、武宣北(黄茆)三个高速出入口。武宣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武宣县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宜人。

柳江和红水河汇合后的黔江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武宣全境,贯穿武宣的黔江全长119公里,是国家规划的西南水运出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武宣县城夜景

武宣县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

武宣自然风光壮美秀丽,百崖大峡谷有“广西九寨沟”之称,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峡谷风光”;“大藤峡”有“广西小三峡”之称;“八仙天池”是广西第一天池;“犀牛岩”是有名的地下峡谷。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大藤峡

武宣县民族风情浓郁。正月春节、二月社节、三月三歌节、四月初八牛魂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初六“六月节”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还有各村不同的“丰收节”。每一个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各种节庆活动表演的优美的民族舞蹈,如翡翠舞、龙鱼舞、蝴蝶舞、马鞭舞、竹马舞、明灯舞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翡翠鸟舞

武宣县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武宣文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西仅存两座专门祭孔的庙宇之一,是广西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武宣文庙是武宣县最早兴学立教之地、当今华南著名旅游胜地。始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距今已有560多年历史。武宣孔庙其具有南方当地建筑特色,是一座宫殿式的民族古建筑,无论在建筑布局、技术结构、传统风格、民族特色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它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凝聚着几百年来武宣县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武宣文庙

武宣古庄园也是早已名声远扬。武宣有三大庄园:保留最完整的东乡刘炳宇庄园,广西规模最大的二塘黄肇熙庄园,建筑最精美的桐岭郭松年庄园。由于这三座庄园的建筑结构布局独特、人文历史内涵丰富和艺术价值较高,对研究清末民初的武宣民居建筑和地方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因此2004年均被来宾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刘炳宇庄园

桂中第一支部旧址位于武宣县东乡镇东乡街,旧址原为刘家祠堂,至今有133年历史。桂中第一支部于1926年12月成立,是武宣县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桂中地区农村成立最早的党支部,也是广西境内同时期最早成立的三个党支部之一。成立后,该支部组织开办农民夜校,实行“减租退息”和提高雇农工资,领导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2012年4月,武宣县启动对中共桂中第一支部修复工作,2013年7月,修缮后的桂中第一支部旧址正式接待旅客,目前已成为广大党员、群众学习革命传统、培养爱国情感的基地,成了红色旅游亮点。

武宣:东南西北处处风光美。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东面:灵湖风光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南面:郭松年庄园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西面:禄新田园风光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北面:灵口风光

春夏秋冬时时气象新。在武宣,不同的季节,不一样的美景。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春天的田园风光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夏荷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秋葵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冬赏油菜花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广西黔江大藤峡,是红水河梯级开发的最下游一个梯级。大藤峡一期工程于2020年3月10日正式蓄水,整个工程将于2023年完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使黔江武宣段形成一个大库区,届时将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景观。特别是县城一带,水域面积将占陆地面积大约50%,将在武宣城东形成近9000亩水域七星湖区,武宣将借机把县城打造成4A级景区,发展大藤峡库区旅游文化,把武宣打造成“世界级滨湖城市”。

山水甲南天,旅游在武宣

滨湖城市

滨湖城市、大美武宣欢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