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家基金公司披露年報業績 6家“牛基”為持有人賺超百億元

一季度即將收官,又到了基金公司密集披露旗下產品年度報告的時點。受新冠疫情影響,數十家基金公司都選擇延時披露年報。截至3月30日記者發稿時,已有42家基金公司披露了旗下產品年報,各基金公司及旗下單隻產品在去年全年的利潤及投資收益情況隨之曝光。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42家基金公司在去年的總利潤為2774.34億元,在去年共為投資者賺取了1440.64億元的回報。其中,有6家基金在去年投資收益均在百億元以上:博時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興證全球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和國泰基金分別為投資者賺錢234.74億元、182.04億元、171.39億元、153.01億元、133.78億元和126.2億元。

合計投資收益達1440億元

3月30日,匯添富基金等18家基金公司披露了旗下產品的2019年年報,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匯添富基金旗下產品在去年的投資收益達到182.04億元,在披露基金年報的基金公司中成為第6家為持有人賺錢超百億元的基金公司。另外5家分別是博時基金、廣發基金、興證全球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和國泰基金。

在走出結構性牛市的2019年,大部分公募基金產品都取得了正收益,為背後持有人獲取了十分可觀的回報:權益基金規模相對較低,單位份額收益率高;固收基金收益率相對較低,但基金規模龐大。《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42家基金公司在去年的投資收益共達到1440.64億元。

在股市大幅調整的2018年,能夠取得正回報的權益基金寥寥無幾。《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全年,公募全部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收益為-2275.17億元,整體上看,未能為基金持有人獲取到正收益。

去年投資收益排名前6的基金公司,獲取的總利潤也最高,只不過高低排名略有變化。《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按照從高到低位次排序,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博時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國泰基金和交銀施羅德基金在2019年的總利潤分別為479.74億元、394.94億元、378.29億元、364.83億元、274.69億元和233.6億元億元。

可以發現,公募行業贏者通吃的格局正在不斷強化,大型基金公司的賺錢能力依舊突出。上述6家基金公司全部是成立較早的老牌基金公司,合計2126.09億元的總利潤佔了42家基金公司總利潤的76.63%,合計1001.16億元的投資收益佔了42家基金公司總投資收益的69.49%。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規模位居公募行業前列的天弘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華夏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基金公司還尚未披露年報。

爆款基金現賺錢效應

從首批披露年報的幾家基金公司來看,旗下固收基金是為投資者賺錢的主力。多隻爆款權益基金在去年的投資收益情況陸續揭曉,取代規模龐大的貨幣基金成為最具備賺錢效應的基金產品。

具體來看,興全合宜混合、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博時主題行業混合、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和興全有機增長混合在去年的投資收益分別有29.32億元、20.86億元、14.89億元、10.87億元和10.26億元,是暫時披露2019年年報的基金產品中,投資收益最高的5只產品。

不難發現,這5只權益基金均是在發行時便紅極一時的爆款基金。截至去年年末,興全合宜混合、興全趨勢投資混合、博時主題行業混合、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和興全有機增長混合的基金規模分別有372.59億元、167.55億元、114.9億元、73.49億元和34.15億元,在去年的累計回報均在35%以上。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單隻產品中,去年投資收益總額位居前24的基金產品全部是權益基金。除此之外,各基金公司旗下規模較高的固收產品在去年也為持有人獲取了穩定的回報,如匯添富全額寶貨幣、廣發天天利貨幣E、博時現金收益貨幣A、興全可轉債混合、萬家鑫安純債A等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