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取締佔道攤點,“創文”不能不顧民生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中,就提到要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


全面取締佔道攤點,“創文”不能不顧民生

▲資料圖。

為促進消費回補、讓城市重拾煙火氣,近來各地推出了不少促“消”舉措。陝西省、成都市、蘭州市等地,還都推出了攤販允許臨時佔道經營的辦法。
而河南安陽的一個動作,卻似乎有點“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安陽市官方日前發佈通告,決定自2020年4月20日起,在市建成區範圍內全面取締佔道攤點、早夜市(大排檔)和店外經營行為,推動實現退路進廳(店、場)。通告還要求,積極引導便民攤點進社區(小區)規範經營;加快推進農貿市場、特色小吃城等規劃建設,組織佔道攤販、攤點商戶、夜市排檔集中連片,依規進場經營。
依法依規規範經營秩序、改善城市環境,本無可厚非。流動攤點以及早夜市大排檔,如果僅是以城市秩序來看,的確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尤其是目前城市生活正在恢復正常,對一些影響到正常交通以及街道秩序的佔道攤點加強管理和規範,也是必要的。
但經濟復甦的當下,結合推進復工復產、促進消費回補、穩就業等綜合角度來看,安陽“全面取締佔道攤點、馬路市場、店外經營、早夜市大排檔”的做法,未免顯得不合時宜。而且,一些流動攤販、商戶也連接著市民生活便利、個體經營者背後的就業、生計。


換言之,如何對其管理,本來就不能只看其可能對“市容市貌”的影響,更要兼顧民生之需。這也提示,相關管理更需要對此體現出該有的“應變”能力。成都等地出臺文件明確允許臨時佔道經營收穫好評,正在於它展現了特殊時期公共管理該有的人性化和溫度。
事實上,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中,就提到要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合理設定無固定經營場所攤販管理模式。
國務院該則意見釋放的信號很明確——在復產復工、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的當下,對一些流動攤販等靈活就業的方式,應該給予一些理解和支持。
以城市的流動攤販為例,給予他們一定的經營空間,可能就對應著無數個家庭能更好抵禦疫情的影響。這也是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民生傷害,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公開信息顯示,就在前段時間,安陽還推出了多項促消費擴內需舉措,如組織服務業復工復產專班成員單位幹部下沉到企業,實行點對點指導,一對一幫扶,為企業復工復業排憂紓困;對傳統步行街進行保護開發,累計投資3億多元,打造成集古城展示、遊覽觀光、餐飲購物為一體“網紅街”和消費聚集區。

這些措施或許也是必要的,但對企業復工復產“一對一幫扶”的同時,也應該多考慮一下那些攤販個體戶的生計。相比斥巨資打造“網紅街”,適當允許城市流動攤點、商戶有一定生存空間,可能是更接地氣的促“消”之道。
安陽關於取締佔道攤點店外經營的治理,有一個直接背景——為深入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也就是說,此時高調推進佔道經營的治理,很可能是為了配合文明城市創建的“既定目標”。不能說文明城市創建就不重要,但當下,促消費、穩就業、保民生恐怕比文明城市創建更具緊迫性。
在這兩者之間如何作出抉擇,體現一個城市的治理溫度和民生觀。更何況,給予城市攤販一定的生存空間,與“創文”未必對立。“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越是特殊時期,越需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與民眾“共克時艱”。


來 源:新京報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