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福州“00後”來告訴你

福建省第三十八屆愛鳥周到來,近百名小達人交作業,彩色手繪、觀鳥地圖、候鳥日記是這樣煉成的

“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王維在《聽百舌鳥》中寫道,春天來臨時,各種鳥叫聲就會不絕於耳。在福建省第38屆愛鳥週中,近百名“00後”觀鳥小達人,交出了自己的自然筆記,被朋友圈的“老鳥”們紛紛點贊。

今天的《談天說地》欄目,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看似複雜而精密的“自然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


各種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福州“00後”來告訴你

徐逸淳正在觀鳥


舉著望遠鏡 和身邊鳥兒做朋友


“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舉著望遠鏡,看外面自由飛翔的鳥。”福州市第一中學的高一學生徐逸淳,雖是一名“00後”,卻已有7年的觀鳥歷史。

讀小學的時候,徐逸淳就對鳥類特別感興趣,常常到森林公園參加福建觀鳥會的活動。

“那時候,媽媽會陪我一起觀鳥,做我的‘後勤’。現在自己一個人更自由,帶上一臺雙筒望遠鏡,滿福州跑著去看新鳥種。福州的鳥,應該沒有哪一種是我不認識的。”

三牧中學的葉齡憶,因為媽媽是林業科研工作者,她從小就和森林打交道,能到省內各地去觀鳥,記錄鳥兒的叫聲。葉齡憶說:“我喜歡待在樹林裡,聽各種鳥的叫聲。如果哪一天聽到一種新的鳥叫聲,我就會特別有成就感。”


各種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福州“00後”來告訴你

福州三牧中學學生葉齡憶的作品


各種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福州“00後”來告訴你

福州市第一中學學生徐逸淳的作品


各種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福州“00後”來告訴你

福州時代中學學生汪玉奇 手繪的暗綠繡眼鳥


待在烏山上 一天找到八種鶇


葉齡憶的“自然筆記”作品叫作《烏山的鶇》。“那天在烏山上,我蹲守了半天,終於看到一隻白腹鶇竄了出來,後來又見到白眉鶇、紅尾鶇,還有斑鶇,不到一天時間,就看到八種鶇。其中一種赤胸鶇,還是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加新’了!”葉齡憶解釋說,所謂的“加新”,是指見到了新品種的鳥。

葉齡憶說:“當天也有小遺憾,就走開了一下,錯過了烏灰鶇,媽媽告訴我,她看到了。最後,我只能憑著圖鑑,把烏灰鶇畫進筆記裡。”

徐逸淳的作品叫作《指繪北紅尾鴝》。疫情防控期間,她每天只能在自家天台上觀鳥。“無聊時,拿著望遠鏡到處掃,無意間發現了這群‘小可愛’,灰白色的額頭,橙棕色的尾巴,小巧可愛極了!查資料發現,北紅尾鴝還是福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每年遷飛到福建境內時,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候鳥遷徙開始了。也只有這段時間才能見到它們,進入夏季後便會離開福建。選它作為我作品的主角,是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和保護好它。”


各種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福州“00後”來告訴你


各種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福州“00後”來告訴你


鋼筆彩鉛齊上陣 手繪閩江觀鳥圖


在眾多的自然筆記作品中,福州時代中學學生汪玉奇的作品《點滴記錄鳥兒的平常事兒》,備受圈中“老鳥”們推崇。汪玉奇用彩繪的方式,製作了閩江春天的鳥類分佈圖。

汪玉奇說,平時在福州最常去的觀鳥地點,有福州森林公園、烏山公園和金山公園,偶爾也會去鼓嶺。“最好的觀鳥點,其實還是自家門口。”他家就住在閩江邊,沿江水鳥種類豐富,而小區和街道的綠化越來越好,能看到的林鳥也越來越多。

“像今年春天,看得最多的鳥,就是暗綠繡眼鳥和綠翅短腳鵯,每天看著它們在樹上跳來跳去,特別可愛。為了記住這些鳥的外形特徵,我自學了彩繪和素描。”汪玉奇說。

製作鳥類分佈圖,是一項複雜的過程。汪玉奇會用相機拍下鳥的照片,用觀鳥圖鑑比對,再對著照片進行彩繪,彩繪要注意鳥類的每一個細節,如體形、羽毛顏色、喜歡的食物……觀察越細緻,手繪圖的素材就越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