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呼吸機公司獲得了20,000多個海外訂單

中國製造有創呼吸機的公司已經收到了來自國外的20,000多份訂單,而且預計還會有更多的訂單。已交付了1,700多臺呼吸機。

中國的呼吸機公司獲得了20,000多個海外訂單

隨著全球冠狀病毒感染超過70萬例,數十個國家已急於在中國訂購救生呼吸機。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MIIT)的數據,中國有21家有創呼吸機制造商,其中有8家已獲得歐盟稱為CE的強制性合格標準。他們的生產能力佔全球總量的20%。
呼吸機制造商北京永旺醫療有限公司董事李凱對記者表示:“從組裝,調試,測試到包裝交付,我們都不敢浪費任何時間。”他補充說,該公司用於製造手術床的生產線已轉換為製造急需的呼吸機。
現在,許多國家報告說呼吸機嚴重短缺。例如,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的數據,美國大約有160,000臺呼吸機,但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需要740,000臺。
為了確保質量,國產通風機必須通過監管機構的性能和安全測試,並在出口之前獲得其他市場的認證,例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歐盟的CE認證。
由於呼吸機供應緊張,一些經銷商可能會通過以更高的價格轉售來進行推測。作為回應,北京永旺公司週六表示,如果發現經銷商轉售獲利,它將終止與經銷商的合同,而公司通風機的價格固定在工廠門口。
北京天狼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臨床總監崔剛週日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已停止接受貿易機構的訂單。


崔說:“目前,我們主要是通過現有的外國經銷商和政府獲得訂單,並且嚴格按照收到訂單的時間進行製造。”他指出,自冠狀病毒爆發以來,出口價格一直沒有變化。
他說,儘管一些國際航班已經取消,但海運可以保證出口,而且一些國家已經安排包機商業或軍事航班來獲取產品。


性能上的跨越式提升
目前,全球頂級的呼吸機制造商包括德國的Dräger,瑞典的Getinge Group和瑞士的Hamilton,而中國品牌則處於中低端範圍。
但是,隨著中國製造業的飛速發展,中國製造的通風機的性能有了長足的進步,邁瑞等國內領先的製造商在全球所有通風機品牌中都躍居第二位。
據業內人士稱,除了機器主要用於重症監護病房和急診室以外,這些型號在基本功能如通風模式和監控方面沒有太大差異。但是,頂級的通風機具有更多的功能功能和更智能的操作系統。
崔說:“家用機器與全球頂級機器之間的差距是人機同步,它可以幫助患者呼吸。” 崔說,這主要歸因於芯片和傳感器等關鍵組件,其中30%至40%依賴於從瑞士,荷蘭,意大利和美國等國家進口。


崔說,關鍵要素的短缺以及某些外國企業對中國採購的限制,目前限制了中國企業的呼吸機產量。他說,例如,中國公司被禁止購買霍尼韋爾的一些先進的氣流傳感器。


汽車製造商面臨的嚴峻挑戰
儘管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援引《國防生產法》,要求福特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等製造通風機,一些歐洲國家已部署戰時戰略,命令國防公司生產通風機,但業內人士質疑行動的可行性。
崔說,生產通風機需要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而汽車製造商本身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生產出通風機。
他說:“從頭開始生產通風機至少要花兩年時間,因為它包含許多過程,包括設計,零件供應,研發,機器測試和獲得批准。”
同時,據業內人士稱,很難將汽車工廠轉變為醫療設備生產設備。“我們很好奇汽車製造商與醫療公司之間的合作將如何在美國開展,但我們(業界)花了大約20年的時間才能到達這裡,” Aeonmed董事李說。
此外,全球流行的呼吸機制造商都面臨著嚴重的零部件短缺問題,因為流行病推遲了工廠的恢復,而許多海外工廠在流行病中被關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