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交銀研究在線 今天

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文 | 唐建偉、劉健、黃暉


2019年,經常賬戶順差1413億美元,與GDP之比為1%;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順差378億美元,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與我們的預測基本一致。

一、貨物貿易順差擴大,服務貿易逆差收窄

2019年,經常賬戶順差1413億美元,2018年為255億美元,順差規模同比顯著擴大。其中,貨物貿易順差4253億美元,同比擴大8%,服務貿易逆差2611億美元,同比收窄11%。

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貨物貿易順差穩步擴大。受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持續放緩影響,全年進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其中,出口23990億美元,較上年下降1%;進口受影響更大,進口額19737億美元,下降2%,貨物貿易順差4253億美元,增長8%,而且貨物貿易順差呈逐季擴大特徵,1-4季度順差分別為757億、1050億、1226和1220億美元。


服務貿易逆差小幅收窄。服務貿易收支結構逐步優化,服務貿易逆差2611億美元,逆差規模收窄11%。受貿易摩擦等影響,服務貿易的主要來源項旅行和運輸逆差均有所收窄。

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二、直接投資順差收窄,其他投資波動加大


2019年,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順差378億美元,同比顯著收窄。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順差均有不同程度收窄,其他投資波動加大。

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直接投資順差收窄。

2019年,直接投資順差581億美元,順差規模同比收窄37%。受貿易摩擦及全球貿易投資放緩影響,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和境外對我國直接投資均有較大幅度下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直接投資資產)977億美元,境外對我國直接投資(直接投資負債)1558億美元,分別下降32%和34%。其中,境外對我國直接投資創近十年來新低。

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證券投資順差收窄。2019年,證券投資順差579億美元,連續 3 年保持順差,但順差規模同比收窄46%。從證券投資的資產負債來看,我國對外證券投資(資產淨增加)89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67%,境外對我國證券投資(負債淨增加)1474億美元,下降8%,表明我國居民大幅增加對海外證券的配置力度。從證券投資的類別來看,股權投資順差156億美元,債券投資順差424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63.7%和33.7%。股權投資順差大幅下降,主要是由於受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2019年4月以來,我國股票市場震盪下跌,保持弱勢,而美歐等股票市場則持續上漲,一方面境內主體增持海外股票,另一方面,境外投資者對我國股權投資增長放緩。

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其他投資波動加大。2019年,貸款、貿易信貸等其他投資逆差 759億美元,上年為逆差204億美元。其他投資波動有所加大,1-4季度,其他投資差額分別為-135億美元、7億美元、-374億美元和258億美元。其中,我國對外的其他投資淨流出(資產淨增加)323億美元,較上年減少77%;境外對我國的其他投資淨流出(負債淨減少) 437億美元,上年為淨流入1214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擴大,市場預期分化,加之監管部門針對宏微觀審慎監管持續強化,境內主體資產負債配置更加理性,內資外流壓力顯著放緩。但其他投資負債再度轉為負值,也反映出內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形勢下,外資流出壓力有所增長。

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錯誤和遺漏項逆差繼續維持高位。2019年,錯誤與遺漏項逆差1981億美元,連續五年維持較大規模。1-4季度,錯誤與遺漏項分別為-517億、-519億、-319億和-626億美元。儘管錯誤與遺漏項本質是一個殘差項,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各個項目的記錄都有可能產生“淨誤差與遺漏”,但一定程度也反映出非正規渠道資本流出規模可能較大。

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格局

三、2020年經常賬戶不確定性加大,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仍有望保持順差

經常賬戶存不確定性較大,個別季度或出現逆差。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對外經濟活動受到顯著衝擊,加之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影響,2020年我國進出口均可能出現負增長。最新數據顯示,1-2月我國貨物與服務貿易差額-377億美元,預計一季度經常賬戶可能再現逆差。儘管我國復工復產持續加快,但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全球經濟按下“暫停”鍵,預計二季度我國進出口仍將受到影響,繼續負增長。三四季度可能逐步恢復。考慮到我國製造業產業鏈完備,相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依然較強,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總體穩固。同時,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利於兩國經貿往來和增強全球貿易信心,將發揮促進外貿進出口的作用。受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影響,我國防疫物資出口可能加快。而國際原油價格回落可能降低我國相關進口金額。預計全年貨物貿易仍有望維持合理的順差規模。與此同時,疫情導致旅行、運輸等大幅減少,服務貿易逆差也可能收窄。經常賬戶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個別季度逆差可能性較大,但整體仍將保持基本平衡格局,全年總體仍有可能繼續保持順差。


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仍可能繼續保持順差。首先,直接投資項可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多國採取“封城”舉措,人員流動受到明顯限制,全球產業鏈受到衝擊,也將對直接投資構成影響。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外來直接投資可能繼續呈下降態勢,直接投資項可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其次,證券投資有望繼續保持順差。市場避險情緒顯著升溫,全球股票市場大幅波動,美歐等多國股市瀑布式下跌,中國股市也受到拖累,但表現相對較好,而且與美國股市估值過高不同,中國股市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在美國國債收益率降至1%以下,歐洲為負利率背景下,中國國債收益率仍保持在2.6%左右,維持在較高水平,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處在歷史高位。加之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以及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加速推進,避險屬性進一步顯現,境外主體有望繼續增持人民幣資產。


再次,其他投資項下仍可能出現逆差,但幅度可控。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我國在其他投資項下可能繼續出現資金淨流出,但在監管部門宏微觀審慎監管持續強化以及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背景下,其他投資資產方(內資外流)可能較為有限,其他投資負債方(外資流入)或將繼續出現淨流出,但經過多年的資產負債結構調整,短期資本流動對其他投資項的衝擊已基本消化,預計其他投資負債方波動幅度也基本可控。

本報告由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撰寫發佈。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交通銀行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何保證。


本報告僅為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預測。該觀點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在不同時期,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可能會發布與本報告觀點和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