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據說,口罩現在已經成為了身份的象徵。

一朋友打趣道,看到朋友圈裡有人曬自己的N95口罩,我就覺得他是個大佬。

有網友則說,自己帶了3M去了趟超市,時不時有人羨慕地盯住自己看。

身邊一個同事昨天從家裡找出若干以前犯鼻炎屯了沒用的口罩,立刻成為拯救全家於水火的英雄人物。

跟親戚朋友打個電話,聊個天,幾句不離:你家還有口罩嗎?是真貨嗎?

還有人在四處託朋友世界各地代購的,結果發現國外口罩也缺貨了。

太難買了。

人們紛紛說著跟口罩有關的、貌似輕鬆的段子,背後藏著的卻全是無力感。

小小的一個口罩,卻輕易暴露出了人間百態。

昨天剛看到一條熱搜:河南的一位護士長,因弄丟了一個口罩自責大哭。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醫療物資太緊缺了,連一線醫護人員手裡的物資都很有限,這又少了一個,所以護士長才會又是著急,又是內疚。然而,旁觀者看來,很心疼,也很心酸。

當然,我們也不斷看到,有商家在製作假口罩、賺黑心錢,有某十字會那樣推脫責任和不作為,有大理衛健委那樣的不合情、不合理。

這場疫情就像放大鏡,讓我們清楚見證,善良的人是真善良,有本事的人是真的有本事,壞的人是真壞,蠢的人是真蠢。

當善與惡都被放到最大,儘管恐慌,儘管氣憤,儘管焦慮,卻也時時刻刻,每分每秒都為每一個我們身邊的小人物的人性光輝熱淚盈眶。

基辛格在《論中國》裡說過這麼一句話: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勇敢的人都是誰?

不是手握權力的人,不是有錢人,不是天賦異稟的天才,而是掙扎在生活的大漩渦中還不放棄的人,

是決然地站在暴風驟雨中尚未絕望的人,是靠著心中微弱的光、接受生活挑戰的人。

他們都是小人物。

中國靠得就是這些小人物。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他叫霍恩堂,是D5319次列車上的一名乘警。當發現一位老奶奶沒有戴口罩而是用衣領掩住口鼻時,他毫不猶豫拿出一份自己的備用口罩,安慰道:別急,有我們在。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疫情面前,你我都不過是脆弱的普通人。但因為我在我的崗位上,所以必定義無反顧選擇護你周全。

她叫李江麗,是河南某口罩廠的女員工。

為了緩解全國口罩緊缺現狀,他們的廠子一直在加班加點工作,每天工作14小時,許多員工都能累哭,哭完了再接著幹。

面對媒體採訪時,她說:“最難的事,是沒時間陪孩子,見不到自己的父母,在這一點上,覺得挺虧欠他們的。”

然而,很快她就止住了自己的哽咽,表示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覺得挺自豪的。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話不多,言辭也非常樸素。她知道,在疫情災難中,奮戰一線的戰士需要物資,普通老百姓需要安全感,所以她和她的同伴們,便一直埋頭戰鬥在自己的崗位上。

他叫何建文,是一位物流司機。

從西安連夜運送口罩等防護物資到湖北,然後按照規定接受隔離觀察。

為此,他整個春節沒法陪父母和孩子。

出發前他就知道要隔離,但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儘管心中對家人很虧欠,但他說,“我是退伍軍人,送這趟物資,能救更多的母親和孩子。”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還有太多我們不知道名字的可愛的人們,他們都是何建文的戰友。

正是他們默默無聞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憑藉自己的微小力量,確保一座座城市的正常運行。

她是一位我們不知道名字的收費員。

當武漢物資運輸車經過收費站,她立刻站起身,向貨車司機致敬。這一幕,太容易讓人淚目。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其實無論開往疫區的司機,還是這位敬禮的收費員,他們都是值守在自己崗位的一個平凡之人。但平凡人之間的守望相助,卻讓我們朝著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似乎更近了一步。

此刻,這些醫護人員是擁有最多口罩的人了,卻也是距離危險最近的人。

因為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加上休息嚴重不足,這名年輕的醫生出現了中暑和虛脫的情況。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這樣寒冷的冬日,醫護人員會中暑,可以想象,他們的工作強度有多大,長時間穿著防護服有多難受!

然而,無數個白衣天使們,就這樣持續戰鬥在一線,從疫情開始,一直到現在。

上面所列出的,全部都是生活在你我身邊的普通人。

他們也許就是誰的父母,誰的兄弟姐妹,誰的丈夫和妻子,誰的兒子和女兒。

平日裡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一生也許都不曾有過一回高光時刻。

此時此刻,我卻明明白白地看到,他們有多麼堅定地熱愛這片土地。

他們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樣子,有多美。

正是他們的努力,才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除了整個春節堅持奮戰在各自崗位上的人們,宅在家中的人們,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除了等待,他們還想盡自己所能,多做一點什麼。

下面這個故事發生在山西呂梁。

消防員出警回消防站,快到消防站門口時,突然一輛白色小轎車加速衝到消防車前面。

消防員以為是附近出現了警情,下車詢問得知,是愛心人士送來了300個口罩。

消防員敬禮表示感謝的那一瞬間,覺得好暖心!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下面這位開私家車的男子,從土耳其揹回口罩,送到負責疫情防控工作的交警大隊。

現場民警問及姓名,男子只留下一句話:中國人。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看得忍不住要哭。中國有這樣一群人,就一定不會輸!

我還認識一個武漢媽媽,這個春節也基本沒休息。

她所在的廠子主要負責生產裝口罩的包裝紙盒。她是幹財務的,此時本用不著加班,但是接連好多天,她都趕到廠裡,去給工人們搞後勤,確保加班加點的一線工人們,好歹能有口熱飯吃。

我說,我要把你發朋友圈,好好誇誇!

她淡然地說,這有啥啊,這不是我該做的嗎?

一個年輕女孩告訴我,前兩天,她家裡口罩都已經用光了。可是奶奶突然生病,她要陪奶奶去醫院,正愁沒有口罩的時候,對門鄰居提了一袋子口罩過來,說:先用著吧。

女孩當時就沒忍住眼淚。

在口罩如此稀缺的時刻,有人願意跟你分享口罩,無異於分了一半身家性命給你,這份情義,太沉!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所有這些故事,都是跟口罩有關的,又遠遠不止一個口罩這麼簡單。

一個朋友說,最近刷新聞真的很絕望,但是每每聽到這樣溫暖的故事,我就覺得我還可以再活一活。

我理解她的意思。

現實的確很殘酷。往往能給我們力量的,不是那些擁有財富或權勢的人,而是那些默默無名甚至自己本身也在困境中的小人物。

他們的身份很微不足道,他們的力量很微小卻又很堅定。而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人間煙火,最是具備觸動人心、震撼黑暗的力量。

9 個跟口罩有關的故事:教孩子做一個善良勇敢的普通人

加繆的《鼠疫》中,主人公里厄醫生與朗貝爾有這麼一段對話:

“我還是應該告訴您:這一切與英雄主義無關,而是誠摯的問題。這種理念也許會惹人發笑,但是同鼠疫做鬥爭,唯一的方式就是誠摯。”

“誠摯是指什麼呢?”朗貝爾問道,表情也忽然變嚴肅了。

“我不知道誠摯通常指什麼。但是就我的情況而言,我知道誠摯就是做好本職工作。”

這段話用在我們當下的疫情,再合適不過。

此時此刻,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逃避,不是推卸,而是各司其職,做好本職工作。

說起來,我們普通的老百姓,是最懂得其中真諦的人。

因為長久以來,是你,是我,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可愛又平凡的人,深深紮根於生活,始終踏踏實實,在各自的位置上勤勤懇懇,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堅持不懈。

我們每一個人也許的確平凡到不起眼,但在這場疫情之戰中,我們卻有著同樣有力的名字:我們的名字,叫做不順從;我們的付出,叫做抗爭;我們的信仰,叫做希望。

正如馮驥才說過的那句話:

風可以吹起一大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最後,用那句非常霸氣的武漢話結個尾:

都跟老子好好活到!2020年堅持過去,我們可都是過命的交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