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難別人,不虧待自己

人字雖簡單,只有一撇一捺,想寫好不容易,想把人做好更不容易。


人活著,誰也不易,但並非誰都可以理解誰。


唯有保持一顆淡然的心,與人為善,有自我地活著,就是最好的人生。


不為難別人,不虧待自己


一、不為難別人


你沒有身臨其境地經歷過別人的生活,就很難體驗到別人的苦。請不要隨意、想當然、“我以為”地去評價一個人。


同樣一百元,在有錢的人家中可能是小孩一兩天的零食費用,可在有的貧苦人家則可能是一個星期的生活費用。


不瞭解真實情況,就去無端批評一個父母對孩子的“吝嗇”,是多麼不負責的一種表現。


與人相處,最好的辦法或許不是你為他提供了多少的物質幫助,而是用一顆善解人意的心,去理解別人的苦與不易,不給別人無端添難,不讓別人難堪。


孔子借傘的故事想必大多人都已知曉,值得深思,值得學習。


有一天,孔子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沒有雨傘,有人建議說:子夏有,跟子夏借。


孔子一聽就說:不可以,子夏這個人比較吝嗇,我借的話,他不給我,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給我,他肯定要心疼。


不讓別人為難,好朋友才容易相處下去,事情才容易開展起來。


不試探人心,不賭人性,彼此獨立有尊嚴的相處,才會不累。


任何時候,人千萬不要因為手中有點錢,有點權,就變得忘乎所以,目空一切,處處顯擺自己,為難別人。


真是這樣做,你遲早會為你的無知與傲慢買單。


不為難別人,不虧待自己


二、不虧待自己


人與人之間相處,保持一定的距離,既是對情感的尊重,也是為便於長時間友好地相處下去。


人沒有必要對一個人太好。


太好往往會是一種傷害。


碗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


人是自私的,也是貪婪的。


有人你就是掏心掏肺,將所有的一切都給了他,也不會滿足。最終可能會因一件事做得不好,或是不夠,不滿他意,與你徹底鬧翻,變成仇人,形同路人。


沒有底線的善良不僅不會有好的善報,甚至還會是罪惡的一種縱容。


愛別人,請先愛自己,不要顧慮太多。


想做的事,不要猶豫;該花的錢,不要吝嗇。


對於子女,與其留下更多的錢,還不如給他一個生活的技能。讓他能夠自食其力的生活在世上,或許比再多的錢還有用。


人生苦短,歲月無常。


千萬等你老了,走不動了,再去想以前想做未做的事,那就晚了。


不虧待自己,從現在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