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慘勝芬蘭,為什麼立馬派朱可夫擔任總參謀長?

1939年9月朱可夫指揮的諾門坎戰役,大敗日軍。迫使日軍不得不把北進的計劃改成了南進計劃,才有了日軍去偷襲珍珠港,進而轉變了原先的戰略構想,把二戰進入了太平洋戰爭時期。正因為朱可夫在諾門坎戰役中實實行了大縱深的戰略計劃,才能徹底擊敗日軍。而兩個月以後,蘇聯用傳統的戰法,發動了對小國芬蘭的戰爭,結果卻是自己以損失20萬人的代價獲得慘勝。

蘇芬戰爭迫使蘇聯高層不得不進行軍事改革,軍事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就是朱可夫的大縱深戰略理論

蘇聯慘勝芬蘭,為什麼立馬派朱可夫擔任總參謀長?

到1940年5月,朱可夫被任命為蘇聯最大的軍區基輔軍區的總司令。斯大林是要以基輔作為朱可夫提出的大縱深戰役理論的試點。因為此時的德國磨刀霍霍,而基輔軍區首當其衝,是德國入侵蘇聯的主要方向。上任後的朱可夫,首先整頓軍區的高層,啟用他的同學巴格拉米揚擔任軍區作戰部部長。然後對整個軍區的部隊進行大規模的野外訓練,對於新提拔的部隊高層進行軍事理論的培訓,把他在諾門坎戰役時期的經驗寫成書讓軍區各級領導學習。

蘇聯慘勝芬蘭,為什麼立馬派朱可夫擔任總參謀長?


後朱可夫應邀參加了全國的高級指揮員會議,並做了題目為《現代進攻戰役的特點》的報告。參加這次會議的還有整個蘇聯的中央政治局全體委員,朱可夫的報告做完之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與會人員對他的大縱深進攻和防禦理論,表示接受和肯定,並對它建設大量機械化部隊沒有提出異議。這次會議是整個蘇軍走向機械化的標誌性會議。會議結束後,朱可夫又開始大規模的軍事演練,他把演練中的問題和新的思路全部記下來,回到軍區加以推廣。

蘇聯慘勝芬蘭,為什麼立馬派朱可夫擔任總參謀長?

演練結束後的第二天,朱可夫就得到了斯大林的召見,任命他為紅軍總參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