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攝像頭手機為何還是很少見?原來難點並不是在硬件上

屏下攝像頭技術在2019年可謂是火了一把,各大有實力的廠商紛紛展出自家的概念機,比如小米、OPPO、三星等品牌,一時間,大家對2020年的手機抱有了新的期望。可今年年初,紅米負責人盧偉冰卻說2020年屏下攝像頭技術並不會商用,這算是給大家潑了一盆涼水吧。

屏下攝像頭手機為何還是很少見?原來難點並不是在硬件上

那麼屏下攝像頭是什麼原理呢?其實屏下攝像頭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整個手機屏幕區域選擇一塊屏幕區域,通過相關處理技術,提高其透光度,並在這塊處理過的屏幕區域下方放置一顆攝像頭,這便是屏下攝像頭。

既然同為屏下技術,那就不得不說說屏下指紋識別了。從屏下指紋識別概念機到正式進入商用,前後不超過一年的時間,其原理與屏下攝像頭技術相似,都是在整塊屏幕區域選擇一小塊區域並在這一小塊屏幕區域下方放置專門鏡頭與圖像傳感器。可與屏下攝像頭技術不同的是,屏下指紋識別的專門鏡頭與圖像傳感器獲得的是黑白圖像,因為對指紋來說,黑白圖像就足夠了,但屏下攝像頭需要獲得清晰的彩色圖像,這樣一來,難度大大提高了。

屏下攝像頭手機為何還是很少見?原來難點並不是在硬件上

攝像頭上的屏幕與其他區域的屏幕透光原理比較


屏下攝像頭手機為何還是很少見?原來難點並不是在硬件上

屏下攝像頭

之前索尼據曾發佈過一款整塊屏幕都是透明的手機,但僅是概念機,由於透明屏幕對於日常使用體驗還是較差,透明屏也就沒有消息了。

屏下攝像頭手機為何還是很少見?原來難點並不是在硬件上

索尼曾發佈的一款透明概念機

那麼屏下攝像頭的難點是在硬件上嗎?並不是。如今的智能手機屏幕大多采用OLED屏幕,這種屏幕本身就比傳統的屏幕更加輕薄,並且還自帶發光效果,本身就能產生一定的透光率,這對於屏下攝像頭來說,就是最好的屏幕。但如果直接在屏幕下放置攝像頭的話,無論怎麼更改屏幕的透明度,想要獲得高質量的圖像,還是很難。並且將攝像頭區域的屏幕再次提高透明度的話,就會在屏幕顯示內容時,產生模糊或者馬賽克,這樣特別影響使用體驗。 而且能生產這種OLED面板的,貌似只有京東方、三星與LG了。

屏下攝像頭手機為何還是很少見?原來難點並不是在硬件上

屏下攝像頭區域的模糊陰影


屏下攝像頭手機為何還是很少見?原來難點並不是在硬件上

屏下攝像頭區域的馬賽克

那既然硬件只能達到這樣的條件了,就只能從軟件方面入手了,而最大的難點也在軟件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算法。算法可以將有限的硬件條件,比如攝像頭與透光屏幕,通過整合優化,並輸出高質量的圖像。如果能有一套優秀精密的圖像算法,那麼屏下攝像頭就能在有限的並且不影響日常使用的透光率的屏幕中得到一張高質量的圖像,而這張高質量圖像的出現也代表了屏下攝像頭的大規模商用。而目前還沒有手機廠商能開發出這樣一套算法。

屏下攝像頭手機為何還是很少見?原來難點並不是在硬件上

VIVO某款搭載屏下攝像頭的概念機

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對手機廠商抱有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用真正用上屏下攝像頭的手機了,用上真正的全面屏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