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放棄,真正的悲劇

央視董卿主持的節目《朗讀者》,曾經做過一個十年的主題。在談到十年時說,上面有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

“對於我們來說,十年,很長,長到抬頭仰望歲月漫長;十年,很短,短到頷首沉思只爭朝夕。”

《看見》:放棄,真正的悲劇

十年,沒有人能說的清楚能發生些什麼。《看見》作為央視記者柴靜十年的個人成長告白,她用她作為一個記者的犀利和明銳來剖析自己的十年。

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從非典到汶川大地震,感人的瞬間太多了。但是今天, 我只想拿出她其中一段的回憶,來講述一個道理。

柴靜在《看見》裡回憶自己與關主任看到埃蒙斯失利時,自己脫口而出一句“雅典的悲劇重演”,關主任說:“是失敗,不是悲劇。”然後認識到關主任說得對,在節目裡自己保留了這句話,結尾時道說當時的想法錯了——失敗不是悲劇,放棄才是。

人生處處有著柳暗花明,你可能一時碰不到,自己處於碰壁之中,常常遇見的是失敗。

但那不是悲劇,當你放棄的時候,你的人生才真正的是悲劇了。

1.失敗不是悲劇,放棄才是真正的悲劇

你失敗表示你願意冒險和嘗試,但是放棄卻在表示你什麼都不敢做。失敗從來不能被當做悲劇,放棄才是真正的悲劇。

面對疫情的肆虐,2020年3月12日,英國首相鮑里斯宣佈英國進入抗疫第二階段——“拖延”階段(Delay)。隨後,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發文稱,英國政府抗疫政策是“群體免疫”。放棄積極抗疫努力,想要通過讓60%的英國人感染新冠病毒,從而讓英國人群體獲得對於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對此,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疫情是可控的,那些決定放棄採取用基本公共衛生措施的國家,最終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問題。

實踐中的失敗是 成功的積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夠戰勝病毒,找到最有效的抵抗方法。

2020年的這場疫情席捲全球,放棄了只能夠悲劇,而抵抗卻能擁有更多的對於生命的選擇權。對於世間的大部分人來說,奪得生的權利。哪怕失敗再失敗,但是也一定會有成功的時候。

《看見》:放棄,真正的悲劇


有人認為失敗是悲劇,只會給人生帶來黑暗。卻忘記了自己的成功就是不再犯曾經無數次失敗時的錯誤。

失敗者前進,放棄者毀滅。

人生千態,失敗的最後是成功,而放棄的最後卻是註定的悲劇。

面對諸事,莫要放棄。只要不放棄,哪怕一直失敗也會有再次站起,看到春暖花開的時候。

2.失敗之後站起來,不要放棄

西奧多.羅斯福曾說:

“最好的事情是敢於嘗試所有可能的事,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後,贏得榮譽和勝利。這遠比與那些可憐的人們為伍好的多。那些人既沒有享受過多少成功的喜悅,也沒有體驗過失敗的痛苦。因為他們的世界暗淡無光,不知道什麼是勝利,什麼是失敗。”

在這個世界上,因果循環,陰陽分割。有男人就會有女人,有陽光就會有風雨。我們渴望著美好的生活,但是很多時候,命運卻給我們太多的挫折和挑戰。

不過我們要知道,那些其實都是生命的饋贈。只要自己走過一天天的黑暗一定會有光明到來的時候。

生活在南極企鵝和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熊,他們在漫長的黑夜裡從來不擔心自己,不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死亡,仍然不放棄自己的生命,最終等來太陽光長久的普照。

生活會有失敗之後仍然是失敗,但是隻要還不放棄,仍然站起,那麼成功幸福的人生一定會到來。

曾經有一位商人看到一隻精明絕倫的意大利彩陶茶杯,自己也想要造出一隻來。於是他建起烤爐,買來陶瓷,自己摸索怎麼燒製。幾年來,有好幾次他都沒有了錢。於是他重操舊業掙錢,但是他在這其中,依然沒有放棄自己想要燒製的夢想。

《看見》:放棄,真正的悲劇


多次的失敗,同鄉人罵他愚蠢,但是他卻堅信自己可以造出。在長達16年的無數次失敗之後,他終於造了出來。而他的作品被許多藝術家們爭相收藏。他燒製的陶瓷瓦,至今仍然被法國的羅浮宮收藏著。

奮鬥者不會在失敗之前放棄,他們知道失敗的失敗之後,仍然會有明天。但是放棄之後,明天一定不會有。他們明白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永遠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終有一日能收穫成功。

《唐·吉訶德》中有一句話:

今天的失敗孕育著明天的成功。

只要不放棄,終有一日在層層失敗的累積之下,你會擁有成功,看到春天。

3.堅持著,便接近了

柴靜在《看見》裡寫道當自己去病房前時,問自己的妹妹自己該去病房嗎?自己的妹妹回答道:

”你可以選擇不當記者,但是你選擇了當記者,就沒有選擇不去的權利。“

一條路自己選好了,就別放棄,哪怕是是成功看起來遙遙無期,自己遇到的都是黑暗,但是不要放棄。

《看見》:放棄,真正的悲劇

選擇走一條路,便要走好它,走到它的兩邊都是鮮花之時。

十九次的失敗,二十次的失敗,上萬次的失敗,堅持走下去,可能一億次的時候就會成功。即便這條路看起來是如此遙遠,但是未來一定會有可期待的時候。

朱自清在《春》裡寫道: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我們也會有一天在長久的失敗以後,接近春天,接近成功。

沒有失敗叫作悲劇,只有放棄才被當作悲劇。堅持不懈,生命終有一天能夠起舞。


一個喜歡風言風語的年輕人


看完柴靜的《看見》,一直想動筆寫點什麼。但是卻不該怎麼去動筆寫,是去全面的分析這一本書,還是應該拿出某一點來分析。終於敲定了答案,拿出某一點來寫,來看,來聯繫我們的這個世界生活很美,人生很棒,加油,別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