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名山大川(叁)

大映峰 Dayingfeng

在潋江镇东北35公里,古龙冈、良村公社交界处。海拔921.4米。东西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等。因山峰高大尖圆,为大圆峰谐音。

仙子岽XianziDong

在城冈公社境内,西南距潋江镇23公里,海拔660.7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等。以山顶乌仙庙得名。

乌仙岽WuxianDong

在潋江镇北偏东19公里,方太、鼎龙公社交界处。海拔649米。南北走向。植被幼松、幼杉等,以山顶乌仙庵得名。

万名山WangmingShan

在龙山林场境内,东南距潋江江镇22公里。海拔709.3米。东西走向。植被松、杉、杂灌。山顶有“万宝名山”一庵故名。

兴国名山大川(叁)


乌仙土盈Wuxianying

在潋江镇东北31公里,良村、东村、古龙冈公社交界处。海拔858米。南北走向。植被幼松、幼杉、油茶、灌木。矿藏有钨、煤。以山顶乌仙庙得名。

高峰尖Gaofengjian

在东村公社长塘大队北部,西南距潋江镇26公里,海拔920米。东西走向。矿藏有钨。植被油茶、松、杉、灌木。因山峰高耸拔尖故名。

狮子石 Shizishi

在陈也镇东南,兴国、宁都县界上,西南距潋江镇51公里,海拔957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毛竹。以山顶一巨石似狮得名。

帽岭岽MaolingDong

在古龙冈公社蜈溪大队境内,西南距潋江镇32公里,海拔832米。东西走向。植被幼松、幼杉、灌木等。以山顶似古帽得名。

十八排 Shibapai

在潋江镇西偏北32公里,茶园公社楚溪大队西部,系兴国、泰和县界山。海拔1,176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灌木。为县境西北之屏障,高程居全县第二,山脉逶迤横亘,长6公里,共十八排。

兴国名山大川(叁)


酒篓岽JiulouDong

在陈也镇东南,兴国、宁都县交界处,西南距潋江镇50公里。海拔1,092.8米。南北走向。松、杉葱郁,毛竹、油茶成林,为县境东北之屏障,以山形得名。

方山岭 Fangshan Ling

在潋江镇北偏东17公里,鼎龙、方太公社交界处,八面崭然,方形如叠矩故名。海拔907.2米,东西走

向。植被松、杂灌等。山顶有泉,四季不竭。山顶二庵,“文革”时毁。后重修为鼎龙林场住房。有油茶林500亩,茶叶林300亩。谚云“方山十八面,面面都是宝;一面无宝,出黄连甘草”。

头寨(宝石寨)Touzhai(BaoshiZhai)

在方太公社宝石大队境内,南距潋江镇16公里。海拔453米。南北走向。以山头古寨得名。植被松、杉、毛竹。山寨绝壁悬崖,唯石角村有一僻径可通山顶,中建寨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攻”之势。俗传:南宋文天祥兵败扼守于此,元兵无奈而退。后文天祥于山下石角古庙题书“神正人淳”匾额,并称此为宝石,故又名宝石寨。

油菜峡YoucaiXia

在陈也镇南,兴国、宁都县界上,西南距潋江镇49公里。海拔1,044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灌木。因山峡中盛长野油菜得名。

和尚尖(大获岭)Heshangjian(Dahuo Ling)

在潋江镇东北18公里,城冈、鼎龙公社交界处。海拔691米。南北走向。以山顶光秃故名。

兴国名山大川(叁)


牛牯岽(黄群岭)NiuguDong(Huangqun Ling)

以山形得名。在潋江镇西北17.5公里,高兴公社黄群大队东北,又名黄群岭。系高兴公社、龙山林场界山,海拔573米。东西走向。植被松、杉、灌木。第三次反“围剿”时,红军曾于此激战。

远坪岽 Yuauping Dong

在东村公社忠山大队境内,西距潋江镇29.5公里。海拔695米。东西走向。植被松、杉、油茶。因山脉延伸较远,山顶平坦故名。

桥顶石Jiaodingshi

在均村公社坪源大队北,兴国、泰和、万安三县交界处,东南距潋江镇33公里。海拔1,094米。南北走向。植被松、灌木等。因岩石山尖似花轿顶故名。

十八曲Shibaqu

在均村公社坪源大队北,兴国、万安县界上,东南距潋江镇33公里,海拔1,020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灌木。因山脊有十八道弯曲故名。

数据繁杂,或有勘误,敬请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