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2011年的秋天來過一次,因為出差,派出所的朋友帶我去過陽嶺山頂,10月份的傍晚,山頂已經有積雪,穿個短袖上去的,下來的時候已經凍的頭皮發麻,朋友還是陪我走過一樣山頂一路小廊,第二天去往齊雲山的路上警車都破胎了,一步一步往上爬,也是累的不行,到了山頂都傍晚7點多,不得於只能往下走,總不能在半山腰過夜吧,回去的路上才發現路途是那麼遙遠,叫來四輛摩托車接我們回鄉鎮,還記得那個鄉政府叫思順,領導很給力,好像知道我們很冷一樣,把旁邊的火堆早早的烤起來,真是舒服,那時候的照片都不見了,換了不知道多少個手機,但是眼前的印象一樣就跟過電影一樣,崇義給我的印象,守在山區的稀土資源縣城!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縣,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置縣 [1] ,是王陽明以“崇尚禮義”之意取其名。位於江西省西南邊陲,章江源頭,贛湘邊界羅霄山脈東麓,隸屬贛州市,總面積2206.27平方公里,下轄6個鎮10個鄉,2017年戶籍總人口215997人。2017年初步核算,全縣地區生產總值81.4510億元。

崇義縣先後被評為全國重點林業縣、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林業分類經營試點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全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中國魅力名縣。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崇義,留在山區的稀土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