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T六天增發100億,熊市環境下,穩定幣成最大贏家

加密世界的雪崩,導致大量財富瞬間蒸發,幣圈錢荒現象明顯。崩盤後激增的交易量,正在呼喚更多穩定幣進入交易市場。

在此背景下,Tether用30天時間“印出”多達15.75億美金的USDT,正合加密市場需求。USDK、USDC、GUSD等穩定幣的體量也進入了井噴式發展,印錢速度比肩美聯儲。

那麼,熊市背景下,穩定幣為什麼能如此快速發展?加密貨幣世界又為什麼如此依賴穩定幣。

1、六天新增4.8億USDT,Tether印錢速度比肩美聯儲

Tokenview最新數據顯示,3月25日到3月30日,六天時間,Tether共計發行了4筆USDT,每筆1.2億美金,共計4.8億美金。一改此前每次發行最多6千萬美金的慣例。

近一個月時間,Tether更是新增發行了7億美金。行情網站Coingecko數據顯示,目前USDT市值超過42億美金。短短一個月時間,總市值增加22%,Tether印鈔速度比肩美聯儲。

事實上,市值快速增加的不僅僅是USDT,還包括其它穩定幣。

目前,包括USDT、USDC、PAX、TUSD、DAI、GUSD、BUSD在內的7種數字貨幣,總市值從2019年底的50億美金,飆升至目前的70億美金,增長幅度達到40%。其中,市值的大部分來自USDT。

相比之下,全球5000多種加密貨幣總市值卻從2019年年底的3500億美金,一路下跌至目前的1820億美金,跌超過40%。7種穩定幣市值能夠“逆風而上”,充分說明穩定幣市場空間與巨大潛力。

那麼,市場為什麼需要如此多穩定幣,這些新發行出來的穩定幣又都去了哪裡?

2、印出來的錢都去了哪裡?

現實世界中,央行發行的法幣通過眾多商業銀行分發給企業、居民,用以擴大再生產與消費投資。央行通過存款準備金率對商業銀行的存貸規模加以調節。這些通過商業銀行流通進入市場的錢統稱為M2。

那麼,加密貨幣世界又是誰在扮演“央行”與“商業銀行”的角色?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組USDT代幣流通數據。

以3月12日幣價大跌後到3月22日這段時間,USDT在以太坊上增發的代幣加以分析。整體來看,這段時間增發的USDT,至少有17個業務主體的錢包參與了派發過程,而這些業務主體中交易所佔了大頭,借貸平臺佔了少部分,其中包括Bitfinex、Okex、Nexo、RenrenBit等知名交易所或機構。

進入交易所、機構的穩定幣又通過兌換與借貸進入金融投資者手中。

由此看來,在加密世界裡,穩定幣發行方相當於中央銀行;而交易所、借貸平臺則相當於商業銀行;加密貨幣投資者相當於傳統金融世界的消費者。說明,加密貨幣世界依然遵循傳統金融規律。

由此可見,扮演央行角色的泰達公司,其增發的鉅額USDT主要與機構對接,再通過機構注入市場。就像美聯儲,除了新冠疫情這樣的極端情況,他們不會直接給美國公民發錢,而是通過國債等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由於USDT濫發問題,Tether公司每次增發USDT都會遭遇猛烈抨擊,然而近期抨擊聲音似乎少了很多,根本原因就在於市場需求的增加。

尤其在3月12日後,比特幣經歷了史詩般暴跌後,市場財富大量蒸發,整個市場極度缺錢,導致USDT供不應求,造成USDT溢價最高達到6%的局面。在這種背景下,Tether公司連續增發USDT,滿足了市場需求,USDT溢價隨之下降,降低了交易與投資成本,自然受到了投資者的歡迎。

如果將這樣的現象與傳統金融世界加以類比,也不難理解背後原因。在傳統金融領域,一旦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之後,中央銀行往往通過降低存款利息與存款準備金率,來減少存款,同時增加銀行放貸動力,進而解決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危機。

但在加密世界,雖然Tether扮演了“央行”的角色,但它並沒有類似美聯儲QE與降低存款利息的職能、也沒有中國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職能,能做到的只有不斷向市場投放真金白金——USDT。

目前,Tether不僅印錢速度上去了,印錢路子也更寬了。除了Omni協議、以太坊網絡、波場等,Tether還在開發基於BCH網絡與Algorand公鏈的代幣增發路徑。

3、不斷開拓印錢新渠道

3月30日,Algorand官方聲明,Algorand區塊鏈上的USDT已正式啟用,100萬枚USDT在Algorand區塊鏈上發行。成為Tether代幣發行網絡又一新成員。

自此,Tether支持的其他區塊鏈還包括BCH、EOS、ETH、Omni和TRON等,Tether印錢渠道正在不斷增加中。那麼,Tether為什麼會選擇如此眾多公鏈來發行代幣?

目前,USDT適用範圍最廣泛的渠道是Omni協議與ETH網絡,主要存在兩方面的缺陷,分別是

轉賬速度慢與轉賬費用高。

轉賬速度方面,以Omni版本為例,由於其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開發,鏈上處理速度慢、確認時間長,導致轉賬通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轉賬費用方面,Omni版本轉賬最少需要4個USDT,牛市期間一筆轉賬甚至需要花費數百USDT,這是任何交易者都不願意看到的。這方面,雖然ETH有所改善,但是由於ETH網絡也會出現擁堵現象,轉賬費用也不低。

因此,開發EOS、TRON、BCH、Algorand等代幣發行網絡就成為必須。

USDT六天增发100亿,熊市环境下,稳定币成最大赢家

不同版本的USDT比較

以EOS網絡為例。

在轉賬速度方面,目前EOS實際TPS可以達到3000-4000,理論上可以達到上萬級別。而EOS的出塊速度也從原來的幾分鐘逐漸變成現在的0.5 秒,使得USDT的轉賬可以實現秒級確認。

轉賬費用方面,EOS系統中轉賬需要EOS代幣租用CPU、RAM和NET三種系統資源,雖然轉賬過程中需要花費RAM(內存)費用,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可以說“轉賬免費”。

3月下旬,Tether通過簡單帳本協議在BCH上發行穩定幣USDT,對此,Tether首席技術官Paolo Ardoino表示,我們與比特幣現金的最新合作將為Tether提供各種好處,此次合作還將支持比特幣現金鍊上的更多應用,Tether 將為這些應用的付款提供便利性。

目前,Tether的主要優勢不僅僅表現在市值方面,不同網絡的多樣性支撐也在降低USDT系統性風險率。

加密市場,穩定幣數量超過十數種,這些穩定幣在近期熊市期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4、繁榮的穩定幣市場

據Theblock最新消息,穩定幣在2020年迎來強勁開局。儘管穩定幣總價值的90%仍屬於Tether,但USDC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增長速度與Tether(33%)相同,並且接近10億美元。Tether在以太坊鏈上的價值現已超過40億美元,年初至今上漲超過75%。

穩定幣的累計交易量首次在一個季度中超過900億美元,比第四季度增長8%,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該數據僅為238億美金,同比增幅為280%。

USDT六天增发100亿,熊市环境下,稳定币成最大赢家

Coinmetrics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個月時間,以太坊鏈上穩定幣正大量湧入,其中BUSD在30天內供應增長了186%,USDC增長了55.4%,USDT增長了 51.5%,PAX增長了 26.5%。

USDT六天增发100亿,熊市环境下,稳定币成最大赢家

2020年穩定幣市場發展可謂繁榮。

而針對Tether持續增發USDT,穩定幣市值持續飆升,石木資本董事長歐陽默(Dr. Omer Ozden)表示,USDT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穩定幣,其應用範圍最廣。我把今年稱為“穩定幣之年”,因為我們看到一方面穩定幣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另一方面一些穩定幣也獲得了監管的批准,同時Libra發行了白皮書。Tether的增發也是這個趨勢的一部分。一些增發也與市場上以USDT為借貸有關。

事實上,穩定幣市場的繁榮也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加密貨幣評級機構Weiss Ratings在Twitter發文稱,隨著美國負利率的產生,人民把錢存在銀行裡已經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而穩定幣則與美元1:1掛鉤。持有穩定幣比持有美元更有意義。原有的金融體系正在顯示出其缺陷。

在這個日益動盪的金融市場中,穩定幣市場到底能起到怎樣的作用?誠如OKLink Rabbi在Hotbit直播間所言,面臨全球大變局,穩定幣在提高流動性、保持穩定性及生態佈局方面將大有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