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為別人的傀儡,還是成為真正的自己

或許你曾懷疑過你的人生,或許你曾質疑過你的選擇,或許你曾後悔過你做過的事兒。有種種或許,但你真的瞭解自己的人生嗎?你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別人而活?

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寫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以獨特的小說方式,用深入淺出的語言,一步一步剖析人生的哲理。

人生,最重要的是做自己。

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不偏不倚。

小說中小哥白尼幼年喪父,但他卻有愛他的母親和舅舅,還有一群彼此信任,堅定不移的小夥伴。也許他曾不幸,但他卻過得很幸福。

小哥白尼的舅舅曾在信中對他說道,“要是問到涼水是什麼味道,你不親自嚐嚐就無法明白,無論別人怎樣說明真正的味道,只有自己喝過才明白。”

總是聽別人說景色如何美好,自己卻無法具象化它的美好。只有當自己親歷一遍,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它的美好與缺陷,用自己的感受去體會它的不同之處。有些人云亦云的東西不在於你聽過一遍,而在於你感受一次。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為別人的傀儡,還是成為真正的自己


“在這世上為了在他人眼中顯得高尚而裝模作樣的人太多了,他們最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拋在了腦後。”

高貴的品格從不因物質匱乏而被埋沒,也不因富貴而裝腔作勢,它只在於你心裡是否真正想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依靠世人的眼光而裝腔作勢,那叫偽善。遵從本心,流露出的真摯情感而作出判斷,隨後付諸行動,這才不負你高貴的品格。高尚從不需掩飾,它只需你的真心。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為別人的傀儡,還是成為真正的自己


“牛頓之所以偉大,並不僅僅在於他設想重力和引力性質相同,而在於他由此出發,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證明了設想。”

一個人僅有高貴的品格是無法生存下去的,他還需要一個會思考的大腦。不是牛頓發現的重力與萬物的關係,而是他證明了重力與萬物之間存在的聯繫。就像一瓶牛奶,它會經過飼養員,擠奶工,運輸司機,加工人員,包裝人員,商店等等,最終才到我們手中。不是它創造的各方,而是它把各方都連接起來了。人生也像這張關係網,相互交錯起來。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為別人的傀儡,還是成為真正的自己


“貧窮的人在生活中基本上都很自卑。就算是自尊心很強的人,一旦陷入貧窮,也會因為某些事而感到自卑,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們不要忘記時時謹言慎行,以免讓他們感到自卑。”

我們與擁有美好品格的人談話總是如沐春風。因為他們從不侍自己的地位高而對別人惡語相向,也不會因為自己地位低,而對別人卑躬屈膝。也許我們無法做到像他們那樣,但我們至少要學會有禮有節。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不是成為別人期待的模樣,也不是察言觀色,努力變成那個模樣,而是你想成為什麼樣。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當你懷疑和迷茫時,不妨靜下心來讀讀這本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為別人的傀儡,還是成為真正的自己


作者:潞璟I,你我皆是人生風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