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科技淨利潤下降超30%,控制成本乃當務之急

3月31日晚間,金風科技(002202.SZ)發佈年報,2019年營業收入382.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11%;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降31.3%至22.10億元。

儘管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明顯,但淨利潤的下降同樣顯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營業成本的增長速度遠超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

金風科技的主要業務包括風機及零部件銷售、風電服務、風電場開發等,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風電服務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16.50%,不過其營業成本也水漲船高,同比增加了152.34%。

其餘業務的成本增長也不容樂觀,例如在總營收中佔比75.49%、佔據盈利主要地位的風機及零部件銷售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僅增加29.81%,但營業成本卻大增了40.01%。

在此情況下,金風科技多項業務的毛利率均出現下滑,其中風機及零部件銷售的毛利率下滑6.38%,風電服務的毛利率下降13.29%,風電場開發也下降了1.92%。

而昨日(3月30日),節能風電(601016.SH)發佈的年報顯示,其風力發電的毛利率為52.46%,同比僅減少0.19%,毛利率縮減幅度較金風科技要小得多。如何控制營業成本支出,實現毛利率提升,是金風科技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佔據全球風電市場的半壁江山,2019年新增裝機容量為28.9GW,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26.2GW,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7GW,在全球市場佔比48%。

與此同時,陸上風電市場份額愈發向風機大廠集中,前四廠家共佔有全球市場的56%,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金風科技得益於中國風電補貼政策調整促成的市場增長,繼續位居全球第二大陸上風電整機制造商,佔全球市場的14%;在海上風電市場的市場份額則位居全球第五。

2020年,與其他市場份額的競爭者一樣,金風科技要保持市場份額和地位,還需要克服疫情導致的不利因素。年報顯示,目前為止,國內市場仍佔據金風科技銷售的絕對主導地位,2019年國內銷售佔其營業收入的91.02%。因此,一季度國內疫情導致的工期延遲,以及相應的補貼申報期限問題等,都有可能對今年公司的盈利產生影響。

不過,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在儲備項目充足、補貼“大限將至”的背景下,儘管疫情爆發影響正常進程,但2020風電新增裝機規模仍可能會達到30GW的新高。2020年是陸上風電補貼的最後一年,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對於穩佔份額前列,但成本居高不下的金風科技而言,沒有補貼之後,如何降本增效,實現淨利潤增長,是擺在其面前的一大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