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一家四口在社會底層的煎熬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肯·洛奇導演就被聯邦德國電影史學家大衛·格雷戈爾在《世界電影史》中稱為“新的現實主義中間最重要的導演”。

肯·洛奇的電影語境,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彷彿是自身歷史和現實的一面鏡子。1969年的作品《小孩與鷹》被認為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是肯·洛奇第14次入圍戛納主競賽“金棕櫚”大獎作品,《風吹麥浪》與《我是布萊克》分別奪2006年與2016年金棕櫚獎。

這兩部片的編劇是印度出生的Paul Laverty(保羅·拉維提),保羅·拉維提與肯·洛奇合作超過20年,此片是兩人第15度攜手。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一家四口在社會底層的煎熬

導演:肯·洛奇

編劇:保羅·拉維提 肯·洛奇

主演: 克里斯·希欽/黛比·哈尼伍德/瑞斯·斯通/凱蒂·普洛克特

製片地區/國家:英國/法國/比利時

上映時間: 2019-05-16(戛納電影節) / 2019-11-01(英國)

片長: 100min

豆瓣評分:8.2

劇情:瑞吉一家因2008年的金融海嘯,陷入困境。瑞吉賣掉妻子艾比的車,貸款買了一輛小貨車,成為快遞公司的“合作伙伴”,望能改善家計。從事護理工作的妻子每天搭公車於不同客戶之間奔波。忙碌的兩人還得面對叛逆期的兒子塞巴與越來越焦慮的女兒莎莉。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一家四口在社會底層的煎熬

影評:英國資深導演Ken Loach(肯·洛奇)已84歲,始終不放棄以鏡頭為社會底層吶喊,相隔三年推出的劇情長片《對不起,我錯過了你》,透過一對生活捉襟見肘的中年夫婦,揭露資本社會給貧苦家庭最無情的嚴峻考驗。

肯洛奇曾說,當社會有不義的事發生時,必須做出改變,改變讓人民停止憤怒,不再憤怒,惡就會消失。

失業的瑞吉到遞送公司應徵,老闆要他成為“合夥人”。“自僱主”看似自由彈性,卻沒有傳統公司的底薪與福利保障,成為變相壓榨。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一家四口在社會底層的煎熬

瑞吉為了還債與解決家人溫飽,披星戴月地工作。努力並沒換來賞識,他要拿假陪精神不穩的太太,或是趕去學校處理鬧事的兒子,咄咄逼人的老闆卻要扣錢,絲毫沒人情味。

工作壓力與家庭負擔是蠟燭兩頭燒,艾比搭公車趕到客戶家,客戶家裡有癱瘓的年輕人,大部分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喂藥、梳洗。面對滿身尿糞的病人,艾比雖有耐心與愛心,終究還是心力交瘁。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一家四口在社會底層的煎熬

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的片名具雙重意義,瑞吉遞送貨物時,收件人不在,他會留字條表明錯過對方。另一層意義是,忙碌的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錯過”傾聽他們的心聲與問題,孩子的寂寞與艾比照顧的老人的寂寞是相呼應的。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一家四口在社會底層的煎熬

這部電影用了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一家四口都演出不俗

,尤其是飾演父母的克里斯希欽與黛比霍尼伍德。

Rhys Stone(瑞斯斯通)演出的兒子目睹父母拼命工作,不僅無法翻身,也沒時間陪自己,看不到未來的他只剩叛逆與怒火,內心承受的無形暴力,比父親對他揮拳的傷痛更大。

Katie Proctor(凱蒂普洛克特)飾演的妹妹,與哥哥感情好,會窩心地叫他起床上課。年幼的妹妹感受到家裡糾結的問題,越來越焦慮,常失眠。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一家四口在社會底層的煎熬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的劇情不是很煽情,而是透過日常生活,一窺親子的苦難,更對榨壓勞工的企業提出沉重的控訴。

將鏡頭對準英國社會底層階級的肯·洛奇,不作、不假、不炫技,直白、真誠、有力量!

將勞工壓抑重負的工作與個人家庭生活交叉描述,憐憫苦役、控訴資本、鞭撻社會真相!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一家四口在社會底層的煎熬

片尾更是讓人心酸,“努力就能成功”是這個社會告知底層者的謊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