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開,櫻花滿路


為誰開,櫻花滿路

快下班的時候朋友轉了張照片過來。是武大的櫻花,香塵滿路。也是,沒人能想到2021年開的奧運會,仍然叫2020,自然也不會有人相信,以往擠到要賣票的武大,現在竟安靜如斯。只是這落英如水的畫面看多了有些傷感,當年金先生筆下的段兄弟一路靠著半副對聯騙吃騙喝,以為萬事如意,結果一朝繩捆索綁,與如今的經濟大有同病相憐之妙。


說來慚愧,父母都是修的是農學相關,我卻至今連桃花櫻花和梨花都分不清楚。若不是時節迥異,加上梅花也說不定。今年說不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開年第一個工作日在公司裡做speech,講到對2020年的看法,認為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眼見得時間還沒過去一個季度,和大多數的同行一樣,都要忙不迭地修訂自己的預期。還好,我改的不多。


我以為2020年的財政減稅力度會減少,因為算來全國大多數省市都不能承擔了。不過危機比天大,既然FED能把MBS搞成自助餐,我們也不就在乎是2.5%還是3.%的紅字,反正也不急了還。鄰家都是如此。如2009年時講的,大家都以為把些劣質資產--也就是賣家口中的高收益資產--扔到全球市場上去是稀釋風險,其實是毒化了整個蓄水池。但有什麼辦法呢?你不做就會是那個付賬的。聚會喝茅臺是好的,付賬則是痛苦的事。精明如USA,也終選擇了打止痛針而已。所以當下正確的做法,仍然是放水吧。只不過以前是河神,現在是海王。


我以為人民幣的貶值壓力2020的仍然不小。現在看起來要比以前小些了。畢竟我們沒再推出一個4萬億來,而且如石的4次方先生所講,買中資美元債的錢已經在路上了。可這修改說得也有些早,因為中國的財政刺激手段還沒有拿出來太多,國際環境的反作用也還沒體現到位。簡單點兒講,中國是個出口大國,復工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有訂單的企業才叫復工,沒訂單的只能叫做工。


曾有評論講,世界上防新冠的模式有兩種,中國模式和其他模式。從中文消息來看,當下有更多國家在學習中國的做法。不過是否如中國般有效,當各有千秋。網上的段子雖然多,但真心沒辦法當笑話看。很快就會有人意識到。現在調整劇烈的是需求端,供給側的改革,跟和不跟,都得繼續跟上。


進一步講,很快也會有人意識到,原來全世界生產了那麼多其實沒什麼用的東西。原來生活方式真的是可以改變的。如笑話所講,員工最擔心的是輪崗會讓老闆發現其實公司人員可以減少一半,老闆最擔心的是員工發現一半時間不用管公司也能正常運行。


至於從貿易戰發端的,探討是否要變更全球供應鏈以及做備份,大多數的解決方案在這場疫情下都脆弱得不堪一擊。在同一制度下且擁有完整生產體系能高速運行的,大約只有中國。以往行走自如的歐盟自德國標誌性地開始區域防範後,實際上已開始了各掃雪霜。在某國挖斷高速路這一手段方面,是不是學習了2003年時的中國某省,我沒有定論,太陽底下新鮮事不多,群眾的智慧總有相似之處。


我最認同的是FED把錢直接給了企業。買MBS也好,買BBB級債券也罷,儘可能地跳過中間層直達生產端。這點中國是不好學的,本來直接融資市場就正在發展,還有很多不學好的害人精沒收拾規矩。央行的領導確實是有水平有定力,知道放水給銀行的效果有限。對銀行來說,水是借來的,吃胖喝多不過難受點兒,長出壞賬的腫瘤可要自己挨刀。我挺想念李總理那句話的,財政要挺身而出。


接下來的幾天日子要比以前好些了。好像我上一次文字裡寫過?應該是吧。但如加菲貓說的,快樂總是短暫,只有雞肉卷兒才是永恆。20號的朋友問我該不該買黃金。關係很好,我就說得比較直白。也不知兄弟是否下手了。今天和一位操刀大金主交易的同行聊天,說正在看美國金融泡沫史。沒看過,不過似乎應該買來看看。畢竟周天王言猶在耳,是crisis還是depression的討論也沒有個定論,陳行長說還不能定性。洪先生近期的文章挺好看,還有劉煜輝的文章,我總覺得他們的文字風格有點兒像。


話好說,事不好做。我也就是在這裡拿鍵盤敲字的時候才沒什麼負擔,操刀自家流動性的時候,真心睡不好覺。後來從張漫畫上找到了安慰自己的靈感,一次能睡到3個小時以上,我是說夜裡,不是白天。畫上說,學會破罐破摔,世界豁然開朗。受不了這句話的人,我也可以把它翻譯成耐爾.卡耐基提出的三步解決法,假設出最壞的結果 ,內心接受它,然後改善它。這樣說是不是就高大上很多了。要不人家怎麼是大師,出書能賣很多錢,而破罐理論就只能下里巴人的畫成一張畫呢。

為誰開,櫻花滿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