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光羅翔老師和法外狂徒張三為何那麼火?

互聯網下各個網絡平臺的出現,讓我們接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有趣的教育內容。尤其是有些專業性的教育內容經過有趣的講解,使其超越了專業性的教育價值,而具備了範圍更廣的科普價值,例如,羅翔講刑法。羅翔作為厚大法考培訓機構的講師,如今憑藉其有趣有料的講課內容,讓很多非法學專業的人深深被他講授的課程所吸引。

羅翔老師的網絡關注熱度

羅翔是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教授,也是一名培訓機構講授法考的老師。近段時間以來,他的法考講授視頻在網絡上不斷流傳。這些視頻最初主要流行在嗶哩嗶哩網站上,隨著視頻的不斷火爆,實現了跨平臺的傳播。

3月9日,羅翔老師本人受邀入駐嗶哩嗶哩網站,自他入駐之日起至今差不多20天的時間內,其粉絲量已經超過350萬,而他單個視頻的最高播放量已達669萬次。除此之外,羅翔老師在其它網絡平臺上的粉絲量也迅速大增。從羅翔老師網絡關注熱度來看,可以看出近十多天以來羅翔老師在網絡上的存在感非常強。

法治之光羅翔老師和法外狂徒張三為何那麼火?

羅翔老師法考講課圈粉的特質

羅翔老師現象級的走紅,既有著互聯網作為傳播背景的外部因素也有著羅翔老師自身講課特點的內部因素。如果說網絡化背景給予大家相對平等的傳播機會的話,那傳播者的個人特質則是影響內容傳播廣度和深度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1.引發普遍好奇的經典案例和講述方式

在羅翔老師的講課中,善於用案例講解刑法,這些案例不僅具有趣味性還能引發聽眾強烈的好奇心。例如,經典的"糞坑案"、"我們為什麼要給罪大惡極的人進行辯護?"、"小三索要精神損失費,是否構成敲詐勒索?"、"我強姦我自己犯法嗎?"……這些本身就能引發大家的好奇心案例,往往會吸引大眾的眼球。

除了這些經典的案例之外,羅翔老師還會根據當下社會熱點講解其中的法律知識,其中羅翔老師對前幾天"N號房事件"進行涉及法律方面的講述,廣為關注。

另外除了案例的經典性和時新性,羅翔老師個人的講述方式也是一大看點。比如講述案例的敘事邏輯、口音特色、起承轉合……都具有很強的可接受性。

2."法外狂徒張三"的標籤和釋放高能的金句

在羅翔老師所有的案例中,都會存在一個人張三,這是一個用來舉例的泛名,他扮演了案例中的犯罪者。由於張三的頻頻出現,所以網友稱之為"法外狂徒張三"。"法外狂徒張三"就此成為羅翔講課的一大梗。甚至有些網友搞出"真有人叫張三,把羅翔告了,能否告贏羅翔?"的問題,引發了網民的討論。"法外狂徒張三"無疑成為羅翔老師講課的重要標籤,這個標籤的產生及存在本身就能引發大家的積極互動。

另外,在羅翔老師的講課內容中,時常出現散發著富有人文、哲學、法治等氣息的高能金句,讓聽眾在自覺有趣的過程中,發掘更為深刻的價值。

法治之光羅翔老師和法外狂徒張三為何那麼火?

在當下,眾多土味視頻、段子視頻頻繁成為網絡上的爆款,它們影響了人們的行為習慣、互動話語,它們新奇、搞笑,但是它們的流行具有瞬時性,對於受眾來說娛樂性或許是最大的價值。但是知識型講課視頻的火爆,娛樂價值之外的教育價值(包括備考價值和科普價值)可能更具有持續性的文化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