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發佈新款手機,4月消費電子迎來投資機遇

電子整體經歷2-3 月的巨幅震盪後,總體相對頂部下跌接近40%,我們預計在4 月將進入一季報反彈窗口期,推薦在二季度需求無法判斷但是長期5G 換機等創新趨勢不變的情況下,抓住投資窗口。2020 年以來中信電子指數下跌-4.02%,從2 月25 日以來回撤達到31.79%,個股回撤在30-40%左右。如果考慮18 年的極限情況,17 年11 月14 日至18 年2 月6 日電子指數下跌26.33%後反彈,從歷史數據看,電子行業一季報高增長驅動下3-4 月板塊有明顯的相對和絕對收益。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公司依舊有望能實現同比高增長。以18 年初出現大幅回調的時間作比較,18 年一季度業績增速超過30%的有73 家,其中在3-4 月有相對收益的超過58 家,有絕對收益的超過44 家。目前判斷庫存水位以及對於未來中長期的預期都好於18 年初,同時結合我們對於企業一二季度的業績與備貨預期,我們判斷4 月有望進入反彈窗口。 疫情顯著影響手機一季度出貨量,二季度預計海外需求受損,判斷三季度有望迎來需求反彈。 全球二月手機銷售同比下降13.9%,中國地區下滑38%,出貨端下降高於銷售端,有利於釋放去年底部分廠商的庫存壓力。華為預計2 月銷售超1200 萬臺,受供應鏈影響有限,預計國內份額持續提升,考慮到去年5 月開始國內市佔率快速上升至50%左右,預計今年維持Q1/Q2同比國內高增速成長。三星在大舉推動ODM 後,市佔率有望同比持平。我們判斷蘋果受國內供應鏈影響,預計Q1 同比出貨量下降10%左右,Q2 歷來屬於淡季,主要跟蹤5-6 月新品零部件的研發進度,因此預計整體情緒影響將在一季報後見底。判斷Q3 有望為5G 中低端大批量手機上量時間點,全球疫情有望控制,需求回補,目前跟蹤看Q3 新機型研發符合進度,5nmCPU 良率好於預期,預計出貨量有望超預期。 全球需求悲觀情緒釋放,下調全年手機出貨預期後情緒有望企穩,平板、筆記本、服務器需求帶動,品牌與供應鏈龍頭集中效應顯現。各大諮詢機構在歐美疫情尚未很好控制的情況下已經下調全年手機出貨量指引,我們認為悲觀情緒短期已經得到釋放,後期的預期修正需要等待歐美一段時間的疫情演繹情況而定。從全球市佔率看,這次主要疫情影響地區歐洲與北美約各佔10%,即使考慮極端的影響需求砍半,我們認為10%的下修預期已經反映目前情況。平板、筆記本、服務器等在疫情爆發後銷售迅猛,但供給限制短期出乎量攀升,隨著 iPad 新款更新,目前銷售預約週期在三週左右,MacBook Air 新款預約週期在兩週左右,美光也給出樂觀的服務器前瞻指引,Intel 10 代貢獻換機需求,我們判斷中國臺灣主流相關代工廠廣達、緯創、和碩筆電業務加單明顯,預期二季度產能恢復後出貨增長有望好於預期。 電子行業已經經過了總量投資的時期,龍頭企業通過垂直整合橫向拓展產品線,擴大市佔率,提升盈利水平成為主要看點。在去年的深度報告《深度解讀電子為什麼超預期》中我們已經提出,電子標的的投資看點向利潤率提升、國產替代、行業集中度提升演化,雖然2020 年上半年疫情影響導致開工率不足和需求波動,但是大陸電子公司的長期成長性不變。 結合一季度高增長、公司管理效率恢復、行業份額提升等邏輯,重點推薦聞泰科技、立訊精密、歌爾股份、歐菲光、藍思科技、聖邦股份、長電科技、兆易創新、卓勝微、北方華創、三利譜等。

蘋果將發佈新款手機,4月消費電子迎來投資機遇


搜索關注龍頭泰山,獲取更多有價值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