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車之“痛”

痛車之“痛”

小嘿電動車


痛車之“痛”

說到痛車,熟知日本動漫文化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痛車是指在轎車等交通工具上,用貼紙或噴漆等方式將ACG人物裝飾而成的車輛。但是對於不瞭解日本動漫的朋友來說,痛車到底是什麼呢?今天小嘿就帶你瞭解痛車。

痛車之“痛”


1:“痛車”名字的由來?

“痛車”一詞的來源有幾個說法,最主要的的說法有兩種。說法一,給人紋身很痛,於是車主把紋身的車稱為「痛車」。


痛車之“痛”

小嘿電動車


說法二,「痛車」意指「彩繪車」,日文「paint」(彩繪)讀音似「pain」(痛),故取名為「痛車」


痛車之“痛”

小嘿電動車

2:什麼是痛車?

所謂的“痛車文化”發源於日本,痛車最開始的玩法基於競速族改裝車輛。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車隊,需要張貼不同的隊標,張貼一些改裝零件的品牌Logo來張揚個性。看過頭文字D的我們應該也能很深刻地記得“赤城REDSUN” “秋名SPEEDSTAR”這些車隊的隊標吧。


痛車之“痛”

小嘿電動車


後來,越來越多普通車主也開始選擇張貼自己所喜愛的圖案在愛車上,它可以快速的使自己的車輛更加張揚,更加的有個性,也是表現對卡通人物的敬愛之情的手段之一。

而痛這種文化,遠遠不侷限於車的範疇,自行車、摩托,電動車,手機等都可以用來痛。嗯當然了,地鐵,飛機這些大型公共交通工具也不例外。


痛車之“痛”

小嘿電動車


在中國,由於法規限制,車身改裝畫面不超過整車面積30%,顏色不超過三種是目前法規中的硬性規定。所以在國內很少見痛車的出現,但是也抵擋不住玩家改裝痛車的熱情。國內玩家們抱團取暖,成立後來比較出名的【粵痛組】、【京痛部】、【浙痛組】等。


痛車之“痛”

小嘿電動車

“痛車”作為一種新興的汽車文化,給予汽車文化豐富且的多樣性。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年輕人對文化和自己喜好事物的熱情,嘿one車身側殼圖案支持定製和更換,可以隨心定製自己喜歡的動漫圖案,而且小嘿“痛”起來方便便利,更換定製起來比汽車更方便輕鬆。

痛車之“痛”

小嘿電動車

並且小嘿帶著嘿one痛車去參加了北京ido漫展,現場引來眾多動漫愛好者與其合影拍照,現場還拍到一個路過的假面騎士騎上嘿one並一起合影。讓小嘿也“痛”了一把。

痛車之“痛”

小嘿電動車


痛車之“痛”

痛車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