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棋盤映射大人生

陪兒子學圍棋已近半年,近期因疫情影響,常陪他上網課、下圍棋,耳濡目染,也學會三招兩式。

兒子在下圍棋後發生了一些變化:

1、變得比以前專注了,以前總是坐不住,現在能夠專心對弈。

2、對待輸贏的態度有明顯變化,以前被別人吃一個子,馬上機會激動萬分,甚至大哭,現在學會主動棋子,甚至送子給對方吃;

3、開始思考,對手下一步怎麼走,如何提前佈局。

我出了學點皮毛,也從中悟出一些人生道路。概況起來想下好一盤棋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1、 全局意識 佈局對於圍棋來講非常重要,要先佔住角和邊,過程中多做圍空動作。人生也是如此,有人有遠見做事情總是提前進行佈局。

胡雪巖在王有齡落魄之際主動資助他,雖然那時他自己也不富裕,後來王有齡仕途亨通,胡雪巖也水漲船高。

股神巴菲特在股市低迷之時敢於出手投資佈局,別人恐懼他貪婪,在牛市時則賺的盆滿缽溢。

2、

不要走廢棋

一種情況是對手已經被困死的棋,可以圍而不吃。另一種情況,自己已經被對手圍死的棋子,也沒有救的必要。

生活中常常有人在走廢棋,為已經失去的“棋子”而怨天尤人。因疫情的影響有人丟了工作,不去尋找新的工作,而是沉溺於控訴原單位的違反勞動法和抱怨原單位的無情。

“不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不會有他樣。

學會接受現實,從而想辦法去改變現狀。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我們要學會適應變化,擁抱變化。

3、 抓大放小

圍棋決定勝負的是看誰圍的底盤大,而不是單單看誰吃的子多,因此下好圍棋要擺脫對手的糾纏,不在小處和對手死磕,去空白的地方佈局。老師常說: “不要為了撿芝麻而丟了西瓜”。

工作中要學會抓重點、抓關鍵,尤其對於管理者,不要事無鉅細,從而使自己陷入忙亂之中,多授權和鼓勵團隊成員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團隊業績最大化。

4、 用小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圍棋中常會佈置一些假的斷點,通過捨棄少量幾個棋子,誘使對手進入包圍圈,從而實現地盤的最大化。

這點在軍事上使用最多,薛嶽將軍在長沙會戰期間,誘使日軍第六師團孤軍深入,最終將其圍困在萬家嶺,取得了近乎全殲第六師團的驕人戰績,震驚中外,極大地鼓舞了抗戰士氣。

5、 保持足夠的韌性,不斷在進行包圍和反包圍

不能輕易認輸,下棋要保持保持耐心。 不能因為人家吃了幾顆子就認輸了,只輸幾個子而已,還有很多機會,堅持下下去,轉敗為勝的。

大文豪蘇東坡言: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是一個充滿韌性的人,高考三次、留學受挫、被北大掃地出門、艱難創業,俞敏洪在每一次的挫折和困境面前,都始終保持著一種昂揚的戰鬥姿態,正如他所說,是“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6、 主動放棄

在棋盤大部分區域被對手佔領時,通過“形勢判斷”已經無法組織反攻時,要敢於放棄,主動認輸。結束一盤,才能開始新的一盤。

這方面在國外的企業體現的比較明顯,如IBM在判斷個人電腦未來將走入趨勢性衰退,及早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而將精力投入到企業諮詢上。時至今日,個人電腦在家庭中的使用頻率明顯降低,許多事情都被手機代替。

7、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兒子每次下棋前都會回看自己的勝利的那盤棋,我以前很是不解,甚至加以阻撓,比較奇怪的是自那次之後,他下棋的成功概率明顯在增多。

《格局》作者吳老師認為,人在年輕的時候,需要做成幾件事情,並且通過這些成功的過程,學會取得成功的方法。失敗的經驗固然可貴,但成功的經驗也非常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樹立信心。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棋手,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格局,才能在未來遇到更好的自己。

小棋盤映射大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