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企業共探:如何看待疫後需求端的市場發展趨勢?

首發:食材電商節官方公眾號(ID-chinacief)

轉發:食材品牌觀察(ID-SCPPGC)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餐飲業、生產企業、服務行業等大部分行業處於歇業、半停滯狀態,距離疫情過去了一個多月,隨著部分地區的解禁,除湖北省以外的企業正在陸續的復工。


但其中有些企業復工也不順利,例如餐飲業復工被舉報無奈只能繼續以外賣的形式生存,另外部分企業復工後發生新冠疫情員工感染事件,只能暫停復工,繼續等待通知。


食材企業共探:如何看待疫後需求端的市場發展趨勢?


根據近期對食材工廠端的調研,發現大部分的龍頭企業都已經正在復工或者半復工的狀態,即使可以復工,但是真正回到辦公室正常上班還是有很複雜的過程。


例如:企業復工需要以單位名義填寫復產復工申請表。除開正常的流程以外,因為疫情的影響,“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所有員工必須戴口罩、穿防護服、分時就餐等,可實際情況確實物資緊急難以得到採買,企業越來越感嘆復工難的問題。

食材企業共探:如何看待疫後需求端的市場發展趨勢?

01 員工不足,物流條件被限制


食材企業復工的背後,運輸問題和員工返崗的問題凸顯,因為春節大部分員工都回老家,目前全國交通尚未完全開放,大部分員工無法返回原崗位,造成工廠生產缺口、人員不足,無法保證正常的生產和供給。


除了員工的問題,還有物流的嚴重限制,物流行業的復工直接影響到食材工廠的發貨,大部分的物流企業都尚未恢復正常配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部分地區政府下達綠色通行令,保障社會物資的供給及企業生產的恢復。另外一些企業也已提前聯繫好專線車輛,對指定的區域進行發貨。


02 食材原料、物料缺乏


疫情下的食材工廠恢復生產,前期大量的訂單積壓,但是企業對於紙箱等各種包材也開始緊缺,如果生產包裝型企業未能正常復工,及時產品生產出來,也無法裝箱運輸,造成企業復工後的困擾。


03 人員安全問題


一人感染,整個企業都會面臨停工。員工的安全問題,重中之重,可以說所有企業在復工前都做了充足的準備,例如設立消毒通道、進出測體溫、佩戴口罩、分時段就餐等硬性舉措保證員工身體健康。


食材企業共探:如何看待疫後需求端的市場發展趨勢?

01 餐飲行業採購趨勢如何?


以餐飲業為代表,大部分餐飲採取自救,選擇外賣渠道,即使前期並未佈局外賣板塊的餐企也在積極的尋求變化並架設新渠道,減少堂食,增加外賣組合或半成品進行銷售。


其中很多門店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問題,減少對於鮮活產品的採購,以安全等級高並且能保障供應的速凍產品為主。


·疫情之後,餐飲行業的“供需鏈”會如何變化?

·對食材的採購、包裝、安全、價格有什麼變化?

·餐飲零售化、電商化趨勢加速,供應端如何應對需求端的變化?

·食材工廠如何配合餐飲端需求做生產研發及改變?


02 架設生鮮平臺趨勢如何?


對於食材工廠而言,進行線上板塊的佈局已經是沒有退路的選擇,疫情期間,生鮮平臺類採購單量創下歷史記錄,疫情後及時出現用戶流失,但存量依舊非常可觀。


當企業從B端部分轉向C端市場就要重點考慮產品的包裝、毛利率等問題,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


03 進出口市場趨勢如何?


中國是全球第一貿易大國,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億元,其中出口達到17.23億元,進口額達到14.31億元,從近期的國際經貿活動及航班的停運消息看,擴散程度較一個月之前顯著增長。


從事出口的甚至以出口為主銷的企業如何應對這種變化?


以進口食材為主的食材工廠,後續會不會繼續加強進口食材的溯源管理,對進口食材加工企業有什麼影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