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文字 | 誰最中國·清子


詩人說,胭脂用盡了,桃花便開了

好有生活氣,也好有情調。像是灰暗枯寂的冬日裡,獨自守著窗帷的女子,一日一日地等待著,看著盒中的胭脂漸漸盡了,而窗外的枝椏漸次繁盛起來,轟然之間便開得滿城桃色,就知冬盡春來了。

桃花,如故人……


春日裡的桃花,一樹一樹,一叢一叢,開得蓬蓬勃勃,卻又樸實之極。好似是舊日故人來相見,隔著數旬光景,將滿身塵土抖落,卻只是淡淡說一句,“又見到了,真好”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桃花,是這春日盛大欣喜中最平實的一抹。它是最尋常不過的花,山野河谷,平原溪畔,處處可見桃林,處處有十里桃花,移步便可見大片漫漫春光。

但今年的桃花,我想可能是最寂寞的了,盡肆開放,卻無人來賞,惟有落下滿山滿谷粉色的惆悵。

桃花,如故人……


想起席慕容的那首詩來,一棵開花的樹。陽光下的花兒,朵朵都是前世的期盼,是在佛前苦苦求了五百年而得來的緣,而今卻也只能在無人處靜默地喧囂著。

桃花,如故人……

三月的末尾,道旁的桃花還在夭夭灼灼地熱烈著,像一場盛大又無聲的驚喜,給這清貧的人世以胭脂麗色妝麵點唇,讓人難免不心生歡喜。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一直覺得桃花身上負了許多光陰的債。

尚不知雙飛而去的燕子幾時回來,夾岸桃花便已兀自蘸水開放,開成一幅絢爛的春日織錦,等人細細瞧去,滿身都已染上這桃色與香氣。

三四月的人世,便是這桃花盛大的節日,亦是千萬人的桃花劫。戀慕春日的人,都在劫難逃。

桃花,如故人……

桃花開時如雪,紛紛揚揚,天地俱是粉色。桃花自帶綺麗,卻又因光陰流轉,新添了些許清麗模樣。

桃花,如故人……


念及桃花,總不免會想到千年前的崔護,和他那個既動人又可惜的桃花故事。

在桃花盛放的時節,遊歷城南,在灩灩桃樹下遇見一位可愛少女,一見傾心,卻因他事匆匆作別,待次年桃花再盛時來尋,少女卻已香消玉殞,成死生之隔,徒留那樹桃花,依然夭夭如初。桃花猶在,佳人卻再無蹤跡,空餘慨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桃花一期有一會,而那與桃花映面的紅粉佳人卻已不再,那淺淺羞澀的動人光陰也一去不返。人世之間,最堪惆悵了。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光陰本就易逝,然而深知身在情長在,桃花年年有,它帶著舊日美好記憶而來,亦如故人相知,或許也是另一種美好。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春日裡的漫漫桃花,也總難免會讓人生出許多綺麗遐想來。

東晉陶淵明筆下的捕魚人,機緣之下得見桃花源,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夢幻之極。可誰也未曾想到,這尋之不得的桃源,竟成了日後千百年來中國人一個美好的夢境。

又想起李白在求道途中,山間偶見桃花的清透模樣,“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入得那深山的桃花,似乎也習得了隱士的蕭索,在杳無人煙的山林之間,肆意逍遙,顏是桃色緋紅,卻沁著風露清愁,好似謫仙。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總能在不經意間見到,是乍見之歡,卻久處不膩,也如生活本身。

西塞山邊白鷺翻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美,是漁樵之人張志和所見的桃花。他且自遠離廟堂,悠然做一垂釣人,閒看桃花隨流水,烹魚享味。遠處炊煙裊裊,近處溪水潺潺,原做尋常一漁夫亦是灑脫的。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若有友人攜酒前來,那便在這桃花樹下,溫一壺酒,醉看山水,酣暢淋漓;或高歌一曲,看花逐流水。桃李春風一杯酒,亦是世間妙趣,足以聊慰風塵。

桃花,如故人……


桃花,如故人……


待桃花開好了,春天也將要過盡了。

那些從生命裡消去身影的人事時光,相信一定會在新的春天裡相見的,一如這循著時節而來的紛紛揚揚的桃花。

桃花,如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