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旅人,和十五座城

四個旅人,和十五座城 | 書評圈

四個旅人和十五座城

——讀《絲綢之路:從蓬萊到羅馬》

文 | 方塘

一場休閒消遣的談話,北京人叫作“侃大山”,廣東人稱為“吹水”,當然也有“聊天”這樣的不帶地域色彩的說法。看來,閒談的話題總繞不開山山水水、一方大好天地。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洪雷新作《絲綢之路:從蓬萊到羅馬》算得上一個極好的閒談夥伴。

在暖意洋洋的冬日午後,沏一杯穿越絲路而來的紅茶,翻開這本書,聽作者娓娓道史事、侃侃發讜論,不失為一次極好的消閒享受。

四个旅人,和十五座城 | 书评圈

書影/方塘 攝

一、無數鈴聲遙過磧:四個旅人的絲路接力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絲路三千年,西往東來的旅人不可勝數,作者從中選取了高元度、玄奘、杜環和甘英四位代表相續接力,陪伴讀者走過兩萬裡絲路。

高元度是日本遣唐使,甘英是東漢派往大秦的使臣,他們兩位走的是“外交之路”,不過,遣唐使乃因日本嚮慕中華文化而起,甘英則揹負了與大秦進行直接貿易的使命,所以兩人走的又分別是“文化之路”和“貿易之路”。

此外,家喻戶曉的玄奘走的則是宗教朝聖的“信仰之路”。杜環作為在怛羅斯之戰中不幸落難阿拔斯王朝的戰俘,他走的是“戰爭之路”。

四位旅人便由此拼出了絲綢之路的五個面相:“外交之路”“文化之路”“貿易之路”“信仰之路”和“戰爭之路”。

一般認為,絲綢之路開拓於張騫,而張騫的出使,是一次抱有軍事目的的外交行為,所以絲綢之路從一開始便具有外交和軍事兩個面相;不過,在後來的拓展過程中,衍生出了文化、貿易和信仰等面相,從而對人類文明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我看來,作者高洪雷在細數絲路歷史故事時兼顧了這五個面相,但並非平均用力,而是尤其著力于軍事和信仰方面。

以軍事而論,西漢東漢陳湯班超討匈奴、大唐高仙芝戰黑衣大食、蒙古多次西征、帖木兒縱橫中亞、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十字軍東征、奧斯曼人攻破君士坦丁堡,乃至羅馬與腓尼基人的布匿戰爭的主戰場都與絲路有關。

以信仰而論,中土高僧西行求法、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流佈中土、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善惡二元、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之爭、東正教基督教分庭抗禮,讓讀者看到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如何在絲路上對抗融合,以致形塑今日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作者選取的四個代表旅人中,杜環的身份和經歷其實非常特殊。他在大唐與黑衣大食的怛羅斯之戰中被俘,卻因此得以在中亞、中東乃至東北非地區遊歷12年,而後才返回故國,並寫成《經行記》一書。只可惜,該書已經散佚,要不是他那位史學家族叔杜佑編纂《通典》時,從中引用了幾段,杜環的一番絲路壯遊就會完全湮沒無聞。當怛羅斯之戰導致中國造紙術西傳,對西方文明發生重大影響的時候,唐人卻顯然對杜環異域見聞的第一手資料不甚重視——這既說明我國工藝技術的早熟,也說明國人當時對“世界”認知的晚熟。當然,說這些都是今人的後見之明;無論如何,選取杜環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卻獨具代表性的傳奇小人物作為絲路旅途“接力人”之一,已足見作者高洪雷鉤沉歷史的眼光。

四个旅人,和十五座城 | 书评圈

絲路相關著作/方塘 攝

二、胡天漢月唐時關:十五座城的前世今生

從蓬萊到羅馬,12000多公里絲路,和紅軍長征路程相當。作者在沿途選擇15座城鎮作重點講述,平均每近1000公里1座。作者就像一位博聞強識的導遊,一路走走停停,帶我們飽覽每一座城的前世今生。這樣的密度安排,既可令讀者充分領略絲路風采,又不致信息密集到審美疲勞,旅途體驗還是十分愜意的。

雖然作者預先交代了是“重點講述唐代絲路及其沿線的15座城鎮,兼顧漢代和其他時期的絲路”,但每座城的歷史卻各自有其特點,作者的講述並沒有刻板地依照事先設定的漢唐座標。比如巴格達、安條克、君士坦丁堡、羅馬等城市均涉及希臘、亞歷山大的希臘化、羅馬等時期,在歷史座標上遠邁漢唐。

縱橫兩萬裡,絲路三千年,其實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歷史座標描述,因地而異因地制宜是必然的選擇。

縱覽全書,作者在敘述城市歷史時是做了很多功課的,許多地方頗能見出爬羅剔抉梳理的功力。比如“碎葉”一節中,作者以一個小節梳理出突厥興起、東西分裂、先後滅亡的歷史,尤其是最後交代了西突厥餘脈一支進入印度建立莫臥爾王朝,一支來到土耳其建立奧斯曼帝國,辭約而意豐,頗有幾分“大歷史”的筆法。

不過,有的地方或許是作者鑑於蒐集之苦,不捨剪裁,同樣在碎葉一節中,作者宕開一筆,談到了武則天與薛懷義的私情,以及薛為武稱帝尋找佛經依據、興建大雲寺等史事,與絲路並無直接關係。不過,這樣的“跑題”倒也不失為讀史的一筆小閒趣。

該書圖書編目雖歸為報告文學,但在我讀來,總感覺更像歷史文化散文。作者在最後一城羅馬的最後一個小節裡提到了餘秋雨這位歷史文化散文大家,這證明我的閱讀體驗不為無因。歷史文化散文的最大特點就是有史有情,歷史與情懷結合,這曾是《文化苦旅》等這類作品風行的最大原因。具體到該書來說,作者也慣於抒發情懷,其情真誠其懷老成,不失為史事講述中的質樸旁白。

作者高洪雷把絲路起點定位蓬萊,併為此作了翔實的文獻和實地考證,作為山東老鄉,我樂於見到這番工作。在“蓬萊”中有一小節名為“齊紈魯縞”,作者通過詳細考證提出:從春秋到隋唐,山東一直是中國絲綢的主產區和優質產區。

我願為此再提供一條證據。杜甫有詩《憶昔》,其中有“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之句,可見當時齊魯之地絲綢產出量大質優,前來貿易的車馬般般在途,杜甫被尊為“詩史”,又曾居留兗州,遊歷齊魯,這應當是他親眼所見吧。

*本文為“人文社書評圈”圈友作品精選,曾發表於2020-03-29《新民晚報》。已獲作者授權。

等你來!歡迎加入人民文學出版社書評圈

(點擊上圖,即為京東購書頁面)

山東蓬萊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也是陸上絲綢之路的東部起點;而羅馬作為西歐文明的中心,通過絲綢之路與東方緊密相聯,是絲綢之路作為貿易之路、文化之路的西方象徵。作家高洪雷選擇這兩個地點作為路上絲綢之路的終端,在大量史料考證和吸取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兼顧可讀性,以唐代快馬的旅程時間結構全書,以沿途15座城鎮為結點,細數絲綢之路在城市興衰、貿易溝通、思想溝通、文明交往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歷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